贵港,别称荷城。贵港,不仅贵在有港,还贵在有孝文化;荷城,不止以荷著称,还以孝美德远扬。千百年来,孝美德、孝文化犹如一种优良基因,一直在浔郁大地上传承不息。
贵港孝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有陆绩怀橘遗母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后来,陆绩赴郁林郡(今贵港)任太守,也许正是在任期间,他把孝美德的种子播撒浔郁大地。宋朝贵州(今贵港)梁诏以纯厚孝顺著称,有“孝行感甘露”的故事传世,时人称之为纯孝先生。
被称为“贵县八景”之一的“思湾夜渡”,说的也是孝子的故事。东湖边一个姓李的少年,自幼丧父,对母亲非常孝顺。白天到江对岸给财主打工,晚上回家侍奉母亲,风雨无阻。没有渡船,就趟水过河。传说这古代版的“常回家看看”事迹,感天动地,连石头都变成石船,以遂其孝敬母亲的心愿。据说“思湾夜渡”的石船至今依然存在。
历史上,这一个个发生在浔郁大地上的孝美德故事,便是贵港孝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动见证。
今天,贵港孝文化氛围依然浓郁。从2011年起,在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等部门单位的组织下,我市精心打造“百孝之子”文化品牌,每年在全市评选表彰10位孝敬长辈、行善尽孝、热心老年公益事业等的先进典型。这项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0多个年头,共评选出100多位孝心人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孝之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孝文化蔚然成风之日,必然是孝美德成风化人之时。
“百孝之子”的先进事迹被编成《百善孝为先》一书,在社会上广为传颂。“百孝之子”的孝心故事还被制作成展板,展示在市安澜公园的百孝园里,供来往游人驻足参观学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贵港市“百孝之子”评选活动还成为广西唯一案例,入选中宣部主编的《201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贵港孝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譬如,年仅13岁的少女黄梅形尽管家境贫寒、但孝道感人,被评为广西“新时代好少年”。黄梅形犹如一朵梅花绽放在苦寒的人生道路上,成为一代少年学习的榜样。又譬如,女教师覃金兰因其“孝心如金贵,美德似兰香”而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还有覃少珍、黎秀成、韦炳稳等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这些荣誉的背后,昭示着贵港的孝美德传承后继有人,彰显着贵港的孝文化发扬光大,令人既欣慰又惊喜。
贵港,孝文化之港;荷城,孝美德之城。孝美德似荷花绽放,清香醉人;孝文化如郁江奔腾,绵延不绝。愿孝文化基因在浔郁大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作者:韦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