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 > 正文

和生 和爱 和暖——市特殊教育学校推进“三和”家校社共育见闻

2023-07-2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 思  

贵港新闻网讯 前段时间,在我市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9年级学生王小小斩获男子立定跳远冠军、男子50米短跑冠军以及男子垒球亚军。

从一名不愿开口说话的孩子到区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王小小的故事是市特殊教育学校推进“三和”家校社共育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故事。

7月20日是第十七次全国特奥日,记者跟随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走访残疾儿童及困难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见证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成效,也见证该校推进“三和”家校社共育的喜人变化。

今年16岁的王小小出生于港南区瓦塘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智力障碍,他自小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因此经常被嘲笑。加上父亲不愿意接受孩子智障事实,一直按照正常孩子来教育,让王小小变得自卑起来,性格也变得更加孤僻,甚至不愿意开口说话。

“像王小小这样的孩子往往因为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孩子在最好的学习年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伟明表示,为此,2018年7月,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开展交叠影响域理论下智力障碍学生“三和”家校社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即统一的“和生”教育理念、丰富的“和爱”教育内容以及“和暖”的家校社关系,把像王小小这样的孩子纳入课题研究对象。

2019年9月,在老师劝导下,王小小从普通学校转学到市特殊教育学校。针对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智障的事实,老师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让家长接受孩子的缺陷,并按照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在施教过程中,老师发现王小小喜欢运动,就主动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变得自信起来。在全市选拔自治区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运动员时,王小小脱颖而出,并不负众望,在比赛中拿下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

如今,身高1.75米的王小小已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冠军王”、左邻右舍眼中的“厉害孩子”。他变得越来越爱说话,笑容越来越灿烂,喜欢跟老师分享他的点滴变化,关心班级的大小事情,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家访结束时,王小小的父亲小心翼翼地问:“孩子还可以继续在特殊学校读书吗?”“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杨伟明爽脆地回答。

像王小小这样在“三和”家校社共育模式下走出困境的学生还有很多。

叶小雨是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4年级的一名男生。在他家客厅摆放着一个人体模特,原来这是学生家长根据学校编制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每天让孩子给模特穿上不同款式的衣服,以训练孩子穿衣服的精细动作。4年来,在学校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不断强化叶小雨的日常康复训练。叶小雨入学前不会发音说话、生活不能自理,现在已经能很自然、很准确地跟记者打招呼。这是一个残疾儿童家庭最大的收获和惊喜。

杨伟明表示,该校将“用爱暖心,以文化人”,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构建一般性、补偿性、功能性的“和爱”课程体系,探索具有特色的“三和”家校社共育模式,努力“护苗”“育苗”“扶苗”,让残疾孩童和大家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阳光雨露。

(王小小 叶小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