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贵港市创新中学迎来二十周年校庆。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砥砺奋进,二十年桃李芬芳!在这奋进和喜庆的时刻,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再现当年创业情景!
改革创新 奋力开拓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1996年,素有“鱼米之乡”“甘蔗之乡”“莲藕之乡”和大西南出海便捷通道的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从此,翻开了贵港历史新的一页。这座古郡新城的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才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的渴望和冀盼,创新中学应运而生。它创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施行的2003年,坐落于钟灵毓秀的郁江河畔南岸。是年4月27日,春风和煦,阳光灿烂,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中,创新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贵港市民办教育喜添新锐,可喜可贺。
“创业艰难百战多。”创新中学的发展又一次验证了元帅陈毅的至理名句。草创之时,学校遇到了办学场地不足、设施落后、师资不稳定、经费紧缺、招生困难等一系列难题,曾一度资不抵债,面临解散的困境。在重重困难面前,学校发起人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认真学习领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决定,在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办学优惠政策筹集资金,千方百计缓解资金紧缺难题。
有钱好办事,好钢用在刀刃上,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二十年来,学校从注册资金15万元,持续不断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公寓楼等10幢和运动场地,美化、绿化、亮化校园环境。如今,漫步校园,楼宇矗立、绿树成荫、青草滴翠、红花吐蕊。白天看风景,晚上看灯饰。每当华灯初上,校园里流光溢彩,灯火璀璨。2018年,学校荣获贵港市首批“园林式单位”称号。
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该校制定了办学章程,内容涵盖学校的办学宗旨、党的建设、行政管理、教育教学、财务资产、后勤服务、校园安全、奖惩办法等,同时,层层落实责任制。工会的福利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学校从制度管理上创新实行民主、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让学校的收支置于全体教师的管理监督之下。学校确定了经常性收入用于教师工资福利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合理比例,并让教师直接参与学校财务管理。每学期期末,由学校工会主席组织教代会财务小组,对本学期财务收支进行核查结算并在大会上宣布,属于教师应得部分全部发给教师个人。这一接受全体教师监督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杜绝了学校资产被侵占的现象,同时促使学校管理者少花钱、办好事,确保学校发展与老师收入增长水涨船高,实现了学校收费低、发给教师工资高的财务管理目标,让教师成为有体面,有尊严的主人,极大地调动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积极性。
创新发展,果满枝头。现在,学校生均占地与办学用房面积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运动场所与办学所需的功能室一应俱全;教师配备手提电脑,教室安装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配备冷暖空调,饮用水、热水直供,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条件。
二十年来,学校不仅在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办学资产过亿元,为社会提供3000多个优质读书学位和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岗位超过250个。这些数字,是该校改革奋进歌的动人音符。
牢记初心 立德树人
“南山脚下书声琅琅,郁江河畔歌声嘹亮,在山那边开辟新天地,在水这方创新旗帜飘扬,明德博学尚美拓新,人格完美品德高尚,创新创新在这里启航,创新创新实现伟大理想。知识海洋放飞梦想,绿色校园播种希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我们艰苦奋斗拼搏向上,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张扬个性茁壮成长,创新创新看桃李飘香,创新创新让明天更辉煌……”走进创新中学,旋律明快悠扬、充满自豪气息的校歌《创新,在这里启航》回荡校园。
学校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与文化育人的阵地,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着力建设具有深厚人文意蕴、一流文化品味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创新、传承和育人功能。创新中学创办之日就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德治校,依法办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贡献为办学宗旨。学校确立了“明德、博学、尚美、拓新”的校训,明德为校训之首,意为弘扬光明磊落之德,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秉承“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这是办好学校的举措和全校教师的行动准则和追求。以学生为中心,铸就了“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绚丽多姿,体现出这种理念和精神。
唱响校歌,奋发向上!校歌是学校的精神象征。2010年,学校以校训和办学理念为主题,由贵港市创新中学创办人、首任校长、现任理事长梁伟禄填词,音乐家刘子庄谱曲的《创新,在这里启航》校歌,美丽动人的歌词,悠扬明快的乐曲,唱出了创新人的精气神,畅想了创新中学的美好愿景,激励全校师生与时俱进,不断铸就新的辉煌。
学校校园的建筑也充满着浓郁的环境育人氛围。从富有中华民族建筑特色的校门走进教学区,园内建筑有鼓舞、激励青少年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勤奋读书、立志成才的景点共七处,分别是敬师亭、清华园门、创新亭、明德阁、励志亭、未名亭等以及50多米的读书长廊。敬师亭内有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黄泽华的画作《尊师图》,创新亭内石刻有老教育家和贵港市知名人士鼓励进一步办好学校的题词等,敬师亭有“尊师重教千秋业,强国兴邦万代昌”对联,彰显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当代作家李琦为学校题写了对联“南山耸翠千年秀,郁水扬波万里程”,既点明了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又寓意学校前程辉煌。
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学校邀请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少康和贵港市政协原主席、贵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廖毅民到校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专题报告。报告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学生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爱国主义教育,是该校的永恒主旋律。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的重大意义以及面临的风险挑战,学校邀请贵港军分区原司令员、贵港市委原副书记陈定远到校作国防教育报告,激励学生居安思危,学成后从军报国的斗志。学校成为贵港市、广西第一所与驻军部队共建文明单位的民办学校。学校一年一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文艺晚会,已成为该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多次获广西电视台报道,两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此外,该校每年举办校运会、歌咏会、演讲赛、球类赛、书画大赛等,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园丁辛勤 桃李争春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该校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德行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创新中学坚持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多元化成长并实行名师治教。
为确保学校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轨道上行稳致远,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学校工作由梁伟禄主持。梁伟禄原为贵港市达开高中教师,从事高中教育工作长达43年,有多篇教育论文在报刊发表并获玉林地区教学论文奖,是一位充满情怀的教育行家,认真贯彻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由英语名师、校长韦静主持。韦静1986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20世纪90年代至今从事民办教育工作并担任班主任,是一位懂教学、会管理,教学成果突出、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教育行家。
学校现有教师主要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和南宁师范大学毕业生,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还吸引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大学毕业生到校任教,汇聚了本市语文名师邹燕、数学名师苏永鸿、物理名师李健生等到校任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优秀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回校任教的已占教师总人数的20%,其中,邓金杰、许舒霞、陆福造、覃长钊等已成为教学骨干。现学校建成了一支团结、务实、担当、富有创新活力的师资团队。学校在确保各学科教学稳步提高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入学成绩偏低的现状,努力打造艺体教育品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成长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
美术教育由美术名师林艺主持。林艺是贵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任教以来,为各大高校输送了大批美术人才。
音乐教育由西南交大音乐学士邓金杰主持。邓金杰初中、高中均就读于创新中学, 2015年西南交大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到母校创建音乐培训部,为高校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专业生源。
体育教育由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的黄东主持。黄东从事体育培训教学工作长达21年,其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2020年5月由他创建该校“体育培训部”,当年11月在贵港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高中男、女甲组24个比赛项目,创新中学首次参赛获5项冠军、两项第3名、6项第4名。其中,囊括了高难度的男子3000米长跑冠、亚军。2022年12月参加贵港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又传捷报,夺得七项冠军,以总分177.5分成绩荣获第二名,该校李彩霞同学女子跳远打破贵港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该项纪录。现高二年级黄居全同学,是贵港市在校生唯一被选拔到广西(省级队)进行训练的高中学生。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该校招收的学生中,成绩符合报读公办高中条件的不到20%,符合报读广西第二批示范性高中条件的学生为零。面对学生入学成绩偏低的问题,创新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规定从领导到教师,带着维持正常课堂纪律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每周走进课堂听课不少于4节。该校将下班听课、课后提交课堂教学情况书面记录列入考核内容。严格、细化的课堂教学管理,杜绝了教师上无准备之课,学生伏台睡觉等不良现象,把师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来。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学校从2021年起向社会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监督每一位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此外,学校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让青年教师在大赛活动中经受锻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向课堂教学要成绩、要质量。再有,该校特别注重减轻学生课业和经济负担,教辅资料即校本教材,由各科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组织编写,由学校负责印刷免费发给学生,深受学生与家长欢迎,极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低进高出的办学目标,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建校二十年来,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生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创新中学将以二十周年校庆为新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拼搏,奋力谱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