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日,平南县六陈镇召开新贵村、新百村、六陈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设计对接会,标志着这项总投资461.08万元的民生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项目将修复改造道路19处、清理排水管道12处,预计带动101名当地群众就近就业。
“项目既要修通道路,更要连通民心。”该镇党委书记陈海坤在对接会上强调。镇党委将项目纳入“惠民项目库”重点推进,建立党委班子分片包联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到村屯走访调研,收集到道路狭窄、排水不畅等民生诉求7条,最终确定修复道路7处2094平方米、改造道路12处21945平方米、新建道路3条240米,同步清理3055米排水管道并增设沉砂池。
项目推进中,该镇党委全程统筹协调资金争取、设计优化等关键环节,通过“村屯理事会”平台,召开村民协商会2场,形成“党建+村民自治”的推进模式。
该镇人大将项目列为年度重点监督事项,组织12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成立监督小组,开展实地巡查、“板凳座谈”等监督活动2次。代表们提出的“道路硬化厚度不低于18厘米”“排水管道间隔20米设置沉砂池”等10余条建议被设计单位采纳。
“要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该镇人大主席梁秋萍介绍,监督小组建立“周巡查、月通报”机制,重点核查务工人员吸纳、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指标。目前项目已完成施工单位遴选,计划9月正式开工。
“家门口的路要怎么修,我们也能说了算!”一名姓黄的村民代表说。在此次施工设计对接会上,受邀而来的村民代表畅所欲言,围绕道路宽度、排水沟施工等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项目采用“政府+村级劳务合作社+群众”模式,通过“就地用工、就近就业”方式,重点吸纳返乡农民工及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以以工代赈形式带动就业101人,实现“建设一处、带动一片、受益一方”,让每一名群众都能在项目推进中感受民主的温度、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新贵村一名姓黄的脱贫户拿着用工登记表说。目前项目已登记有务工意愿群众160人,其中困难群众95人,占比59.38%。
据了解,项目预计明年3月底完工,将惠及7.8万余人,区域道路通行能力、排水防涝覆盖率将显著提升,为六陈玉桂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