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平南县 > 正文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华章——平南县五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成就掠影

2024-10-08   来源:今日平南   作者:  

五年来,平南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化理论武装,壮大主流舆论,弘扬新风正气,繁荣文化文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

深化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高地

理论学习常态长效。大力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学习,运用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研讨、专家辅导、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带动各级党委(党组)开展学习研讨2400余场次,扛牢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责任。

▲2021年6月29日,平南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投入使用,是贵港市首个县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到平南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基层宣讲深入人心。建强基层理论骨干队伍,成立中共平南县委讲师团,统筹推进全县理论宣讲工作。建立平南县理论宣讲人才库,吸纳60名优秀宣讲员入库常态化开展宣讲。五年来,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000余场次,受众40多万人次,涌现出小院讲堂、双语讲堂、龚州大讲堂等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用转化成效初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面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我喜爱的学习金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征文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形成理论文章200篇,诗歌散文作品65件,新闻作品39件,其中1篇调研报告荣获2023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壮大主流舆论 凝聚信心力量

主流舆论强劲有力。紧抓重大主题和关键节点,精心谋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壮大实体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重大主题宣传,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民生福祉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记录下平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崭新面貌。

新闻宣传浓墨重彩。以重要节点、重大活动为抓手,深化与中央、区市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充分借助大报、大刊、大网的“平台”效应,塑造平南良好的城市形象,主流媒体发稿量连年实现新突破,五年来累计发稿10000多篇次,平南“声音”愈发响亮。县委宣传部连续19年获评广西日报新闻报道优秀单位、连续4年获评广西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通讯报道先进集体。

媒体融合纵深推进。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构建以“魅力平南”APP为核心的“一端、一网、两台、五号”媒体矩阵,形成集约高效、同频共振传播新格局,年均编发图文信息10000多条次,年均创作10万+的融媒作品100条,每年全媒体作品点击量达1.6亿。2021年成立平南县融媒体文化传媒公司,探索发展“新闻+”新业态,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成立至今累计创收5379.8万元。荣获“全国县融中心商务服务优秀奖”;原创微电影《时光树》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重新认识一下!我叫平南,这是我2023年的最新简历》荣获全国县融中心央地联动优秀案例。

弘扬新风正气 文明潮涌龚州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创建”活动,积极开创全域文明格局。2020年,平南县获评为第八轮自治区文明城市。镇隆镇拥平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大安镇中心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1户家庭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家庭”。

文明培育成风化雨。平南县充分发掘身边典型,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挖掘好人好事,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典型评选活动,累计向上级推荐评选身边好人80多人。1人获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1人荣获“十大最美救护员”称号,1户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不断涌现的“平南榜样”让文明的底色愈擦愈亮。

文明实践出新出彩。建成用好3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培育“牛歌有戏”“情定非遗”“龚州丰华”“韵动粤西”等品牌项目,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5万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50多万人次,切实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3年平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2个所、18个站获评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中心(所、站)。2024年平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系列活动中获展示交流。2024年平南县牛歌有戏——“牛歌戏”曲暖夕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获2024年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繁荣文化文艺 厚植“平南自信”

文艺创作活力迸发。依托平南本土优质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原创文艺精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以国家级非遗名录“大安校水柜”为题材背景创作的大型粤曲音乐剧《大安印记》被评为“戏剧中国”2021年度优秀剧目线上展演优秀剧目;原创微电影《时光树》获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作品征集比赛三等奖;歌舞节目《平南印象》参加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乡村大舞台》年终特别节目录制;网络文学《未来之城》、木雕《学而时习之》荣获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道是无晴却有晴》《柑蜜两相依》《珍贵的礼物》《壮别》等一批原创文艺作品在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获奖。

文化供给丰富多彩。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举办“强国复兴有我”“感党恩 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等教育实践活动1万多场次、惠及群众30多万人次。常态化组织开展牛歌戏进基层、全民阅读、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村BA等群众性文体活动2万余场次,点亮群众多彩文化生活。县委宣传部获第30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特等奖;大新镇关垌村垌心屯农家书屋(文澜书院)获评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文旅融合方兴未艾。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南雄北帝”品牌持续打响。北帝山露营大本营建成运营,进一步丰富平南文化旅游业态。完成《南雄北帝 “龚”迎天下》《平南县雄森动物大世界》《平南北帝山旅游区》等平南旅游主题宣传片的摄制、展播,在各大媒体平台宣传推介。2023年接待游客731.56万人次,旅游消费80.84亿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425.3万人次,旅游消费38.05亿元。

改革创新有力推进。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的数字乡村智能“云广播”系统建设,建成县、乡两级“云广播”播控平台23个和村屯广播插播点1500个,实现县、乡、村、屯全覆盖,是目前全区唯一一个覆盖到屯的“云广播”项目。《平南县:“数智化”多措并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入选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

站在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