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终将记入平南抗疫史册;这一天,终将铭刻平南党群合力抗疫上河图。
3月23日,平南县在例行检查中发现2名新冠病毒初筛阳性人员。
警报即时拉响!平南县迅速进入战时紧急状态,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无数“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在“疫”线奔走,用速度、力量与温度筑起疫情防控强大防线。
应对,分秒必争
作为广西第四人口大县,平南县拥有160万人口,其中县城主城区常住人口近20万,平南南站是南广高铁沿线发送旅客最多的县级站,人口流动性大,疫情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与病毒交锋,必须以快制快!
疫情发生后,贵港市委主要领导随即做出指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响应机制,强力推动区域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风险人群排查等措施落实落地,合力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
“迅速分区分级精准管控重点区域;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做好密接人员转运集中隔离;迅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迅速开展网格化管理。”贵港市副市长、平南县委书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仕志靠前指挥,铿锵有力地说。
指令发出后,平南县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高效高速运转,各个专项工作组迅速到岗到位,在各自的战线上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将新冠病毒阳性人员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第一时间对该人员居住村屯实行管控;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溯源工作;第一时间对封控区域的所有群众开展核酸检测……
与病毒交锋,不仅要快,还要“精准”。
“县人民医院新院、福来顺食店、平田村石花屯……这7个点是确诊病例活动的重点区域,划定为封控区。”根据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平南县对县城主城区划分封控区7个、管控区13个和防范区3个,实施分区分级管控。其中封控区“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1.2万名警务人员、干部、志愿者在辖区奔走,逐社区、逐楼栋、逐村屯、逐户、逐人进行健康登记,做到不漏一镇一村、一栋一院、一户一人。
24日晚上,县城主城区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全县搭建起15个核酸检测采样点,200余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奔赴各自阵地。
25日凌晨1点,社区干部四处奔走,通知辖区群众做核酸;凌晨2点,城区各大核酸检测点灯火通明,医护人员熟练快速地给群众做咽拭子采样;凌晨4点,运送核酸采样检测样本的应急车辆在街上疾驰而过;早上7点,新一批医疗物资抵达,工作人员交班,确保核酸检测“不断档”……
平南县的首轮区域核酸检测,就在这紧张忙碌的日夜坚守中落下帷幕。
“将城区15个社区内符合条件的广场、操场、体育馆等场所科学设置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负责2000-3000人的采样;落实采样力量,调配医护人员,组织县直部门的党员干部到点上协助开展工作……”针对首轮区域核酸检测存在的“采样点少、医护力量缺乏、采样效率慢”等问题,平南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同志站在县城城区地图前,久久思索,一次又一次地商讨、改进采样方案。
25日,在贵港市的统筹调度下,由贵港市市直医疗机构、桂平市40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队伍抵达平南,核酸采样检测点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至77个,推广应用“桂核酸居民端3”系统,实行绿码、黄码人群分类分时采样。全县1495名网格长、3126名网格员迅速下沉责任网格协助开展信息摸排、疫情防控宣传、组织群众进行核酸检测等工作,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构建起防疫“堡垒”。
当天启动的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中,家住大将社区的黄阿姨发现,核酸采样的速度比前一天快多了,“工作人员帮我用手机扫码登记个人信息,轮到我的时候出示二维码给医护人员扫一扫就行了,前后只用了10分钟,又快又方便。”
在26-27日的第二轮、第三轮区域核酸检测中,群众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的时间从第一轮的1个小时变成30分钟再到10分钟,核酸采样越来越高效、有序。其中,27日8时-12时的4个小时里,平南县就完成核酸采样15万人次。
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平南县一次又一次改进工作措施,各级各部门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争分夺秒开展每一项工作,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冲锋,不分昼夜
25日晚上23时,在俊捷检测站采样点现场,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有的在维持秩序,有的指导群众录入信息,有的搬运物资……
60多岁的许大伯带着小孙女来到采样点,因为不知道怎样用手机亮出“绿码”无法进入采样点,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引导他到爱心通道完成信息登记并采样。“年纪大了不太会用手机,幸好有你们帮忙,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采样结束,许大伯对着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时间回到24日深夜,平南县发出《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网格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号召广大党员“向社区网格报到,到疫情防控一线去”!
战疫“冲锋号”迅速吹响。全县3300余名党员干部火速下沉街道社区网格一线“双报到”,一个个临时党支部,一支支党员突击队四处奔走,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凝聚起磅礴战“疫”力量。
“全体人员分成3组,一组负责登记信息,一组负责维持秩序,一组负责指导群众下载‘桂核酸居民端3’小程序……”3月25日,在平南街道乌江社区乌江分校核酸检测点,总网格长卓晓航正在给网格员部署具体工作。
卓晓航是平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天他带领宣传部26名党员干部,到责任网格协助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从白天到晚上,从深夜到清晨,始终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还没有登记信息的请扫描我手中的这个二维码下载‘桂核酸居民端3’小程序进行登记。”志愿者江霞在采样点上引导群众排队等候进行核酸检测,并不时拿出手机指导群众申请“桂核酸小蓝码”。因为长时间喊话,她的声音已经沙哑。
在平南街道城湖社区通泰中心广场网格核酸检测点,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党员志愿者郭金兰和麦坤梅,一人正从医护人员手里接过一个个装着检测棉签的样本试管,另一人则是使用手机扫试管码录入信息,周而复始、不知疲倦。由于防护服密闭性极好,汗水不断从她们额头冒出,眼镜也因为雾气凝结,经常是白蒙蒙一片,但她们却不肯休息片刻。
“您好,我们是来做核酸采样的,请开一下门。”3月26日,平南街道城湖社区网格员杨开智骑着自己的“小电驴”载着医护人员来到旧农机巷的刘大爷家中,提供核酸采样“上门服务”。杨开智帮忙登记信息,医护人员负责采集咽拭子,整个过程不过1分钟。“幸好有你们!太感谢了!”做完核酸检测的刘大爷竖起大拇指连说几声谢谢。
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在这场与疫情交锋的硬仗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面前豁得出来,在战“疫”一线淬炼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守护,共克时艰
“喝杯热茶暖暖身,你们辛苦了!”
“我家有辆三轮车,让我来帮忙运送物资吧。”
“下雨了,我从家里拿了个帐篷过来给你们挡雨。”
“我自己写了一首防疫山歌,录了白话和牛歌戏两个版本,你们看看能用吗?”
……
群防群控,全民战疫。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背后,广大群众也纷纷响应,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疫”。
25日凌晨2点,雨幕中的月亮湾社区,不时传来社区干部的喊话声:“做核酸——请居民朋友们下楼排队做核酸……”
社区居民覃先生就是在这喊话声醒来。楼下,不少居民已经撑着雨伞在雨中排起长队,等候采样。覃先生立即带着家人,加入到队伍中。
熟睡中的韦女士被一阵敲门声唤醒,原来是社区干部上门通知做核酸。听明来意后,韦女士也带着一家老小前往采样点。
平南街道平田村村民梁以荣积极请战,不仅主动开着自家的三轮车载医护人员进村入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开展核酸检测,还义务为村屯出入检测卡点站岗,坚守在战“疫”一线四天三夜,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这个村。他说,“我不是党员,但我看到村中的党员守护群众安全冲在前面,我觉得我也要尽自身一份力!”
“疫情防控我们人人有责,各地医疗队伍已经到位驻扎,为社会安定幸福我们尽量少点出屋,听从组织指挥,服从社区安排……”几个年轻小伙子自发创作、录制说唱作品《平南加油》,用亲切的平南话“硬核”宣传,号召广大群众同心协力共战疫情,获得了大量转发和点赞。
快递员老高与同事们将快递车变成宣传车,贴上标语,装上喇叭,在大街小巷穿梭,通知大伙儿去做核酸。
民警梁伟剑到快餐店给同事们打包盒饭,没想到付的钱被老板偷偷塞回到塑料袋里。
微信群、朋友圈里,一个个“平南加油!”“平南挺住!”的短视频振奋人心,感动着每一个人。
“谢谢你们,辛苦了!”3月27日上午,在通泰购物广场网格,一个小女孩拉住工作人员深情地说道,说完还悄悄地将写有“加油”和爱心的纸张递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顿时眼眶湿润,弯下腰郑重地接过接这份“贵重”的礼物,连续说了两声“谢谢”。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心连心,以自己朴实的行动,参与到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共同谱写战“疫”凯歌,共同守护家园平安。
疫情面前,平南上下勠力同心,形成“战疫”合力,用最短的时间控制住疫情,实现疫情零外溢、人员零感染,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在这场抗击疫情实战中、区域核酸检测大考中交出了百万人口大县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