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南县大洲镇党委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堡垒、转观念、育头雁的方式,探索出一条“党建强”引领“经济强”的新路子,推动集体经济“遍地开花”,形成“满园春色”,实现大洲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新突破。截至2022年3月底,大洲镇14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个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1个村收入达到30万以上。1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均表示,不能仅仅满足于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发展力度,努力不断扩大成效,争取村集体收入大幅度提升。
红色“堡垒”聚合力。大洲镇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按照镇党委“围绕党建抓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的部署安排,把强化党组织保障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一招。实行村级党组织负责制,以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为支撑,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的基层组织体系,推行“党支部+村民合作社+特色产业+脱贫户”的经营模式,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产业基地为依托,脱贫户为主体的发展体系。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将党员示范建在创业岗位上,以党建引领沃柑、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带领全镇14个村(社区)、14家农村股份合作社参与共建,不断推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今年第一季度大洲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到约115万元,带动76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2022年春节前夕,供月村党总支部组织农户到基地摘果,享受丰收的喜悦
思想“破茧”谋发展。产业发展,思想先行,大洲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从积极配合到主动参与的思想转变,吹响发展号角。大洲镇在年初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目标后,14个村(社区)迅速抓紧落实,制定“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按照任务,每月召开部署会,及时分析研判集体经济发展进度、存在问题以及推进措施,第一季度镇、村累计召开相关会议达40余次。二是从传统管理到技术服务产业模式的思想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的渠道,为农户提供气象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市场营销等信息,完善产业管理模式,建立数字化果园;同时积极联系农、林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地指导种植和管理,保证技术与时俱进,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三是从各自为战到全体动员责任压实的思想转变,夯实发展根基。大洲镇严格落实抓村集体经济工作“三级”责任制,实行党委统筹,挂点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两委”班子成员具体抓、直接管的模式,形成全员齐抓共管联动机制,推动责任传导提效,形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
▲蓝垌村召开董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会议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
▲3月4日,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教授专家与县植保站专家到基地开展技术指导
“头雁”引领强队伍。大洲镇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培植”的思路,按照“头雁领航,千雁高飞”的管理模式,精心打造一批示范产业,选育一批头雁人才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围绕将上垌村产业基地建成“魅力平南,甜美大洲”产业扶贫领域新地标的目标,通过采取“村村、村社、产业”三类联建模式,打造“示范带动、抱团发展、共享共赢”的发展平台,带动三荣村等5个非贫困村抱团发展产业,辐射带动全镇发展基地经济。同时着力选育一支党性强、能力强、年轻的农村“领头雁”队伍,通过举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开展“头雁争锋赛业绩党建领航促振兴”等“头雁讲堂”活动,学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方法,来强化对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村(社区)后备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乡土人才、党员中心户等人的培训教育,推动“领头雁”队伍年龄整体下降、技术整体提升、能力整体优化。今年,全镇已先后开展理论培训、技能学习等活动5次,培训达400余人次,为激发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打下良好基础。
▲大洲镇开展“头雁讲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