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甘蔗榨季,也是冬植蔗种植的好时节。连日来,港南区新塘镇的蔗农在抢抓农时、砍收甘蔗的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冬植蔗种植工作,拉开了新一年“甜蜜事业”的序幕。
1月2日,记者来到新塘镇湖龙村糖料蔗种植基地,田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蔗农正分工协作,砍蔗、除叶、捆扎、搬运,争分夺秒抢收甘蔗。在挖好垄沟的甘蔗地里,不少蔗农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忙碌,搬运甘蔗种苗、播种、淋水、覆土等工作有序进行,动作娴熟利落,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景象。
“我们这个基地种植了1300亩左右的甘蔗,目前在同时进行甘蔗的收获和种植工作,预计冬植蔗种植要持续到春节以后才能结束。”广西耕宏生态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童志毅介绍说。“我们合作社在港南区总的甘蔗种植面积约为1500亩,除了种植以外,也是良种繁育基地,为广大蔗农提供脱毒甘蔗种苗。”
据悉,甘蔗冬植法是一项能实现早熟、高产且多糖的新型栽培技术,相较于春植蔗,冬植蔗的生长期更长,出苗更为茁壮,糖分品质也更高,同一品种的产量冬植蔗一般比春植蔗增产15%左右。
“我们的新植蔗大概在明年榨季十一月中下旬成熟,可以进行砍收。预计新植蔗亩产量能达到每亩5吨,宿根蔗每亩能达到6到7吨。我们今年甘蔗的总产量应该是有六千多吨,连带政府补贴的话预计总产值在400万到500万之间。”童志毅说。
甘蔗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目前种植基地大约有150名工人,日薪最高可达150元。甘蔗的砍收和冬植在“冬闲”期间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效利用冬闲劳动力,提升了周边农户的收入水平。
港南区持续提升冬季农业的开发水平,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冬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将持续挖掘冬季农业增产潜力,做大做强冬季农业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冬闲”变“冬忙”,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