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东津镇大李村广西金港润生态农业设施蛋鸭基地内,一个个现代化标准笼养鸭舍整齐排列,鸭鸣声此起彼伏。大棚内,工人有的在精心喂食蛋鸭,有的在收集新鲜鸭蛋。54岁的脱贫户李伯伟笑眯眯地说,自从村里发展蛋鸭养殖后,自己就到这里务工,负责喂养蛋鸭和捡蛋,每月工资3000多元,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
近年来,大李村深入实施市委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积极探索蛋鸭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养殖致富路。
广西金港润生态农业设施蛋鸭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是大李村探索推进“留权不留地+兜底保障”宅基地微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该村充分利用盘活出来的闲置土地,采取“屯理事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蛋鸭养殖产业。“目前,基地蛋鸭存栏5万羽,日产蛋量4.7万余枚,产蛋率90%以上,市场价12元/公斤。”向南屯理事会理事长、广西金港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进光介绍,自今年9月正式投产以来,该基地共吸纳30多名脱贫群众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为屯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前这片地方都是荒地,现在变成了蛋鸭养殖基地,真是‘荒地变宝地’啊!”大李村村民李务峰感慨地说。通过发展蛋鸭养殖产业,大李村不仅有效利用了闲置土地,还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