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
教育家赞科夫也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而我,从教27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艺术。
“老师,请您过来一下。”一天放学,在校门外,方妈妈对我招招手示意。“方辉这段时间,放学回家就跟其他孩子骑自行车到小区外面玩,我很担心他的安全,讲了几次都没用,咋办?”通过交谈得知,方辉在家爱顶撞妈妈。第二天我找到了方辉,告诉他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他的安全就是全家的幸福,并利用电脑播放一些真实案例视频,对他进行了交通安全、防骗、防拐等安全防范教育。“好孩子,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照顾你们兄妹三人,多辛苦!你不能再让爸妈操心呀!”方辉看着我的眼睛,默默地点了点头。
有一次,发双测试卷给学生回家自查自纠,当晚就遭到家长们的微信、电话“轰炸”。“老师,这题为什么错?”“孩子这次退步了,他是不是上课不听课?”然而,却有一条信息让我倍感欣慰。“老师,珏珏这次双测成绩进步了。她现在主动要求我出题给她练习了,不像以前怕学数学了。”这是宋珏妈妈发来的信息。
刚接这个班时,宋珏的学习成绩总是拖全班后腿,课堂上几乎听不到她回答问题的声音。了解到孩子学习基础较弱,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后,我没有嫌弃和放弃她,而是早上、中午提前到学校辅导她学习,还让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和她同桌,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同时,我还把宋珏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配合巩固知识点。慢慢地,课堂上,大家逐渐听到宋珏充满自信的回答声音。
亲其师,才会信其教;信其师,才会爱其教。
张浩同学的父母离异了,他随母亲生活。这孩子很情绪化,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大喊大叫,并破坏东西发泄。“孩子的性格古怪,而我平日工作忙,对他照顾不周。”我家访时,张妈妈忧伤地说道。
面对张浩的情况,我利用每周班队会开展心理教育,通过提问、谈体会、小组讨论等等,慢慢引导他学会控制情绪。在课余,我经常和他谈心,使他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同时,让家长和我站在同一战线,一起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教育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最好的教育,是家长和老师站在一起,双向奔赴。
为做好家校共育,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如家访、家长会、电话或微信联系等。寒暑假,我也常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去向,注意孩子安全,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我也给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如让孩子参与家务,建议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和孩子玩亲子游戏,和孩子亲子阅读……渐渐地,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变乖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家长们也和我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有温度的教育就是带着爱走向学生,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就是我的导师工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