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港南区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蛋鸡养殖,通过引进培育一批优质养殖企业,采用智能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推动蛋鸡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壮大村集体经济,接续推动乡村振兴。
7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桥圩镇姚平村的6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看到,鸡舍内水线、料线等自动化养鸡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新鲜的鸡蛋经传输带送到分拣室,工人们正忙着分拣、装托、称重、装箱、打包。上午产的鸡蛋,通常下午就能运输至贵港本地的各大卖场。
“目前已建成4栋现代化鸡舍,蛋鸡总存栏量已达到30万羽,日产蛋量17吨,60%-70%的鲜蛋销往本地市场。计划今年下半年增加2栋鸡舍,全部建成投产后每日产蛋25吨。”蛋鸡养殖项目负责人韦汉林告诉记者,蛋鸡养殖120天后进入产蛋期,产蛋周期在400天左右,目前鸡舍产蛋率最高达到96.5%。产蛋周期结束后,蛋鸡出栏也可为养殖场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了解,桥圩镇60万蛋鸡养殖项目由广西润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79亩,计划建成8栋现代化楼层鸡舍,配套饲料厂、蛋品自动分拣包装车间仓库、生物发酵罐、生活区建设办公室、蛋品展厅等,设备全自动化控制,蛋品智能化分拣。该项目是港南区第一家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引入了智慧养殖数字化管控系统,将智能化设备与技术应用于养殖过程,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人进出鸡场带入病菌的风险。
“目前公司员工35人,主要来自周边乡镇,工资待遇是3000到4000块钱。”韦汉林说。整个项目建成后会在本地招收60多个工人进行务工,为当地农村提供就业平台,增加农户收入。
桥圩镇新兴村的村民黎国成自从公司建立后,就一直在这里上班,每天负责分拣鸡蛋、打包、装车。和之前在外务工不一样,他现在每天都可以回家,且收入稳定。
港南区把蛋鸡养殖作为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和促进群众增收的“新引擎”,通过精细化、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推动蛋鸡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港南区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共有3个,分布在桥圩、东津、湛江等乡镇,一个已投产,两个在建设当中,“小鸡蛋”正逐步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