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港南区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落实落细防溺水工作各项举措,凝聚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合力,全方位推进防溺水工作,筑牢防溺水堤坝。
7月11日下午,由港南区教育局主办、贵港市智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桥圩小学预防溺水培训课准时开课。首批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依次开展防溺水知识学习、应急演练模拟,让孩子们初步掌握意外落水紧急情况下,积极自救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课是呼吸和漂浮。”梁喜教练具有丰富的游泳经验,从事教学游泳工作已有8年。只见他悉心指导学员们进行热身运动后,学员便奔向清凉的游泳池,开始欢快地练习憋气、漂浮、蹬腿等动作。
家住桥圩镇的莫志忠自从看到学校发送的预防溺水培训课通知后,便帮他的两个小孩报名参加此次防溺水培训。“今天我带小孩过来学习游泳,希望他们能够学会这项技能。”莫志忠说,“平时我们也会告诉小孩不要靠近危险水域,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到正规的游泳池游泳,游泳技能的学习普及可以让小孩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此次预防溺水培训课设在桥圩小学的游泳池内,该游泳池是港南区教育局第6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校内游泳池。2023年5月份以来,港南区教育局坚持“堵疏”结合,多举措抓实防溺水安全工作,在加强安全教育监管、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深入实地考察,积极与第三方协商,多方筹措资金,谋划在全区9个乡镇(街道)9所学校内实施游泳池建设,通过集中开展游泳课教育和救护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自救自护能力,减少学生私自到野外“野游”带来的风险,全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工作,港南区还凝聚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合力,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之堤。各中小学校开展“万师进万家”活动,教师穿街过巷,走村串户,向学生及家长详细讲解预防溺水、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告诫孩子们务必要做到“六不二会”,将防溺水安全教育送上门,指导监护人加强监管,守护未成年人平安成长。各乡镇(街道)建立巡查队伍,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全面排查校园周边及池塘、水库、江河、水坑等区域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对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隔离带或防护栏,做到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
此外,港南区教育局还与中国移动贵港分公司合作,在辖区内重点管控水域安装5G+防溺水联网预警智能化监测系统,覆盖9个乡镇(街道)89个村,目前已安装114个点位。该系统以中国移动视频+算网、5G和AI等前沿技术,构建重点水域视频监控实时情况,实现智能警戒、实时监控、录像查询、报警联动、图上可视化等功能。一旦有中小学生靠近水边,进入电子围栏范围内,摄像头报警灯会不停闪烁,触发声光告警,驱逐人员离开。并可实现通过预先配置好的管理流程,告知相关安全责任人,实现在人、流程和信息三个层面的全面整合,将防溺水由“人防+物防”向“人防+物防+技防”的三位一体转变,真正做到联防联控。
“防溺水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绷紧安全这根弦,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港南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