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近年来,港南区积极将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到粮食生产中,筑牢粮食生产安全屏障,取得初步成效。
7月13日下午,该区农技推广中心到新塘镇新和村对“两刀钻水层粉垄稻田种植水稻示范”项目第二造进行测产验收(2022年下半年,该基地首次运用“两刀钻水层粉垄技术”)。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粉垄耕作的水稻一片金黄,穗大粒多、饱满结实,没有病虫害,长势良好。收割机稳稳驶入稻田,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将一簇簇饱满的稻穗吸入机器的“腹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经测产验收,粉垄技术试验田第二季种植平均亩产湿谷608公斤、折干谷约486.4公斤,对比粉垄技术第一季458.05公斤多28.35公斤,增产6.19%。
“新塘镇积极应用农业生产的水稻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品种,我们去年应用了水稻粉垄技术之后,今年是第二年应用了。我们做水稻的实测实割,产量是1216斤,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港南区新塘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罗运才表示。
据了解,该基地200稻田全部采用粉垄种植技术,突破传统犁翻碎土的“浅层翻犁”耕作方式,向借助现代化机械设备“垂直深旋”新模式转变,能充分挖掘稻田土壤的物理肥力,实现最大化利用土壤养分、水分和氧气,有效改善了作物根系生长环境,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2023年下半年,我们继续把粉垄技术作为港南区粮食生产的主推技术,统筹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项目资金45万元,统筹运用于粉垄技术,计划将每个镇建立一个高产示范片,应用粉垄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保证粮食安全。”港南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黄定照说。
港南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约23.9万亩。该区从去年开始,积极把粉垄技术作为港南区主推技术,目前已经应用推广粉垄技术4500多亩,其中中药材3000亩,水稻15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