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北区 > 正文

乡村阵地上的“迷彩先锋”

2025-07-1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林子棠  

近日,记者走进港北区大圩镇永福村,只见平坦村道穿行田野,太阳能路灯沿路而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田间新绿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菌香。在村内的永福灵芝红茶加工厂,工人熟练地分拣、包装饱满的灵芝。“村子变美了,产业兴旺了,灵芝、姬菇还有红茶都成了抢手货!”工人们看着即将发往市区和广东的产品,言语间满是自豪。

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凝聚着村党支部书记陈坚的心血。2021年,陈坚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将在军营淬炼的担当带回乡土,在三重角色中切换自如,成为乡村振兴前沿的“迷彩先锋”。

返乡之初,永福村面临集体山林租金长期拖欠、教子岭屯危房连片、污水横流的困境。面对乡亲期盼,陈坚坚定地说:“在军营保家卫国,回到家乡建设同样是我的阵地!”他以军人雷厉风行作风组建专项小组,依法追回山林欠租,村集体年增收近10万元。在教子岭屯“三清三拆”攻坚中,他带头拆除300多处危房,发动村民集资并辅以村集体奖补共计40余万元。汗水浇灌下,教子岭屯蜕变为洁净美的样板,村民家庭年均收入达8万元,成为全镇风貌改造标杆。

陈坚将在部队的优良作风融入乡村发展。他推行“双组长制”,组建“战旗红工作室”,打造“党建+合作社+农科院+电商”全链条模式。当食用菌产业遭遇技术瓶颈,陈坚带队赴广西桂林、云南取经,引入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将亏损的木耳基地转型为年分红超10万元的赤灵芝基地,同时还开设电商直播间,培养50余名本土“新农人”主播,锻造“永不撤离的乡村振兴突击队”。

作为市人大代表,陈坚善于整合资源打“协同战”。他整合全村8家合作社及特色农产品资源成立展销中心,使砂糖橘、黑皮果蔗等搭乘“直播快车”行销全国,“支部建在产业链、代表服务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新格局日渐清晰。推动建成我市首家规范化村办企业——永福灵芝红茶加工厂,推出灵芝礼盒、福芝酒等6大系列产品,2024年村集体经济一举突破80万元大关。

“能扛事的攻坚连长来了!”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民总这样称呼陈坚,村里多起矛盾纠纷在他调解下烟消云散,同时陈坚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640盏、硬化道路4100米、建设三面光水渠500米,解决千余亩农田灌溉难题,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让“望天田”变身高产田,当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夜归的村民看见光明,更看见希望。从军营“橄榄绿”到乡村振兴一线,陈坚始终践行着“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的履职就延伸到哪里”的承诺。

从军营到田埂,陈坚以三重身份的坚守,在永福村写下“退役不褪色”的注脚,当灵芝红茶的醇香飘向山外,“迷彩书记”依然穿行在村巷间。“军装可脱,担当不能卸;营房能离,信仰不能改;战场会变,使命不会变。”陈坚说道,如今这使命正化作永福村的新房舍、新产业和乡亲们舒展的眉头,在振兴长路上持续迸发迷彩力量。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