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北区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港北区:“督”字写新篇破解养老认证“堵点”

2025-03-18   来源:港北宣传   作者:  

“以前要坐车到镇上办手续,现在干部来家里就能办好,养老金按时到账,心里踏实多了。”港北区大圩镇的李奶奶感慨道。

这是港北区纪委监委践行让政策温度穿透“最后一米”的生动写照。72岁的李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近日,大圩镇纪委工作人员和村里劳动保障协理员带着移动设备上门为她完成了养老保险认证。

“督”问题,列清单。港北区纪委监委压实有关部门深入一线,走村入户,积极发现问题,列举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护航养老认证绿色通道。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当下,养老保险认证看似是简单的行政程序,实则是关乎万千老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2024年,大圩镇纪委在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督查中发现,全镇部分60岁以上已享受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老人养老待遇被暂停发放,症结就出在认证环节。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恶劣天气阻碍出行、数字鸿沟难以跨越,这些看似细小的“毛细血管堵塞”,却直接影响着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港北区纪委监委马上将此问题列入推动集中整治的“履职清单”,迅速把该问题列为“马上办”“主动破题”督战清单,切实压实人社部门、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等部门责任,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全区11个乡镇(街道)普遍存在类似情况,涉及近2000多名特殊老人。

“督”责任,重整改。港北区纪委监委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养老“认证难”问题,切实压实压紧有关部门责任,责令主动回应群众需求,从被动应对诉求转为主动发现问题、认真整改。督促推动人社部门、各乡镇(街道)分村屯、分批次,为高龄、重病、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上门认证等服务,有力保障辖区村(居)民养老资格认证工作不漏登、不错登。

大圩镇社保专员小韦就是养老资格认证中的一个“勤务员”缩影,在她的手机里存着200多位老人的专属档案,记录着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和服务需求。“现在不是群众找政策,而是政策找群众。”这位基层工作人员的切身感受,道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深层变革和地方政府为民初心的温度,成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民生答卷。截至目前,港北区纪监委已顺利推动有关部门完成养老认证共计17188人,其中上门认证服务覆盖1956人。

“督”服务,提质效。港北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广“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模式,从被动应对诉求转向主动发现问题,从解决个案转向系统治理,在破解当下难题的同时,着眼长远,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养老长效机制,将认证周期提醒、视频教程推送等功能集成到公众号、工作群、互联网等;在各服务中心设置智能终端,配备专职辅导员。截至目前,港北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待遇人员62144人,其中使用社保卡领取待遇的人员达到了55687人,社保卡使用率89.6%,2024年新增的3519位退休人员100%实现“待遇进卡”,实现以社保卡作为其主要的养老金领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