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北区 > 正文

人民选我为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港北区积极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记述

2025-03-1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陆宏夏 梁思琴 周玉兴  

“我提的建议已落实好,村里装了70多盏路灯,群众夜间出行很方便。”3月10日,港北区人大代表、大圩镇寻杨村民委员会文书韦金玉高兴地说,她收集民意提出安装路灯的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办理,村里夜晚也亮堂堂的。

去年以来,港北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工作,全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推动一件件关乎港北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落地开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4年,港北区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人大代表联络站“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重点建议57件,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收到代表建议71件,所有建议均已按要求办理答复,办理答复率100%,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为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

优化营商环境 筑牢发展硬实力

贵港市园博大道西八路至西环路口已经通车。 谢海兵摄

1月9日,贵港市园博大道西八路至西环路口正式通车,贵港西江工业园区又多了个出入口。园博大道全长约1.4公里、宽60米,与西环路、园区西四路相接,成为连接城区与产业园的重要交通枢纽,大大提高交通承载能力。

这是港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港北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联络站“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市场调研,广泛收集各方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如龙丽东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企业的建议”、韦文凤代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黄桂和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等。

港北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当好服务企业、推进项目的“店小二”,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实现全区619个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全程网办率超99%,营商软环境持续提升,招商引资提质增效。2024年,港北区新签约项目80个,计划投资总额79.75亿元,其中开工47个、竣工投产17个。

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覃应新代表提出的“关于修复西江产业园区道路的建议”、覃一腾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西江工业园区及职教园区道路指示路标路牌的建议”等,推动港北区政府争取7亿多元专项债,推进西三路西延段、西九路连通工程、园博大道西四路至西八路段等园区重要道路建设,其中西三路、园博大道西四路至西八路段已建成通车,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目前,港北区西江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300多家,员工约3万人。

夯实农田水利基础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港北区庆丰镇中龙村修建好的牛口桥。 岑记华摄

“人大代表提出重修牛口桥的建议,2024年4月底建成,方便了牛口屯300多人出行,也方便了2000多亩林木的运输。”看着架在水渠上的牛口桥人来车往,港北区人大代表、庆丰镇中龙村特派员韦学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牛口桥之前是一座危桥,只有2.2米宽,没有护栏,小车都不敢开过去,影响群众出行。韦学志提出重建牛口桥的建议后,港北区交通运输局承办该建议,投入50多万元拆除旧桥重建新桥,桥面拓宽至3.8米,安装护栏,群众通行更安全、方便。“这座桥修好后,小车能通过,拉货出去卖也方便多了。”村民胡榜好高兴地说。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为推进农业稳产增产,龚献才代表提出“关于修建甘岭村上甘屯灌溉三面光水利项目的建议”、李建荣代表提出“关于加强上莲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建议”、黄勇代表提出“关于将武乐镇江城村生活饮用水并网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建议”……围绕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港北区人大常委会督促港北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各项目建设,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指导,推动代表建议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农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2024年,港北区投资379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5万亩,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投入1143万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已实施项目33个,解决农田灌溉面积1.2万亩,受益人口2.3万人。

用心用情惠民生 筑牢群众幸福之基

港北区荷城街道新建成的安居社区阳光长者食堂。 卓芊余摄

2月18日,港北区荷城街道安居社区阳光长者食堂揭牌营业,推出荤素齐全、营养膳食搭配科学的“老人菜谱”,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就餐优惠,打造老年人的“幸福餐桌”。该食堂负责人吴彩妮表示,食堂以为老人献爱心和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提供优美的用餐环境为服务理念,只要打一个电话,他们就可送餐到家。

港北区围绕代表关注的医疗保障、教育、养老等意见建议,持续推动民生事业不断改善。对何贵宁代表提出的“关于提升医保服务水平的建议”、龙丽东代表提出的“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及在门诊使用的建议”、黄益秀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全民提振消费活力的建议”等,港北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督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建议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港北区城乡医保参保群众约55.81万人,参保率达98.74%;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约137.19万人次,总报销达5.15亿元。

养老服务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2024年,港北区投入100万元,用于贵城敬老院提升改造、西江街道白沟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并于去年12月完工投入使用;建立社区“长者食堂”5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助餐、助医助行、紧急救援等多种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