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日暖风和。港北区根竹镇幸福社区共享微菜园,搬迁户周小芳在侍弄自家的小菜地。
根竹镇幸福社区是港北区易地搬迁安置点,自2017年以来,已安置来自该区4个乡镇易地搬迁群众283户1206人,是当地规模最大、搬迁对象最多的集中安置点。
“我们家搬到安置点7年了。”周小芳告诉记者,她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搬到新家后还时常念着家里的土地。2017年,社区管委会在安置区后方空地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共享“微菜园”,每户居民都能领到一块,菜园旁边水井、水龙头等设备一应俱全。“有了‘微菜园’,一年四季都可以种菜,能省下不少买菜钱。”
48岁的周小芳原是根竹镇新民村人,家里仅有一间破旧土坯房。为了生计,2000年,她与丈夫到广东务工,中途换过多次工作,一家五口挤在不到5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做饭、洗漱只能到屋外的公共区域进行。“10多个人共用一间洗漱房,晚上洗澡还要排队。”那时,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2017年,当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周小芳一家搬进了幸福社区。搬家后,周小芳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方便了。“以前在老家,出门买东西得借邻居的摩托车,到7公里外的集市上采购;现在出小区走路5分钟就到市场了,很方便。”不仅如此,2017年以来,港北区从基础配套、产业就业等方面统筹考虑,在社区内建立便民利民“九个中心”、就业帮扶车间和卫生室,社区周边学校、商场等基础配套一应俱全,着力让搬迁群众生活无忧。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周小芳家中,门口张贴的一张政策收益明白卡引起记者的注意,上面详细标明了周小芳一家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获得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保障、综合保障、医疗保障和资产收益分红6大类补助资金共计约1.66万元。
幸福社区第一书记韦素翠介绍,近年来,社区通过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推进产业项目发展,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扎实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走进周小芳家中,明亮的客厅、整洁的厨房,房子面积不大,却处处透着温馨。“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周小芳说。
入住新房后,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大女儿进入浙江一家地铁公司工作,二女儿结婚,生活幸福;小儿子考上了桂林理工大学,在读大三。“这部手机就是儿子用勤工俭学节省出来的钱给我买的。”幸福荡漾在周小芳的脸上。
现在,丈夫韦显顺在根竹街上经营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周小芳在今年1月通过公开选聘,成为社区公益性岗位职工,就近照顾家庭,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