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北区大圩镇人大立足代表职能,持续深入开展“凝心聚识”“监督聚力”“民呼我应”“模范表率”四大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人大优势,扎实推进大圩镇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深挖本地资源优势,当好产业招商帮手
大圩镇人大结合地理环境和种植条件,对潜力地块进行包括形状、土壤、交通、气候等综合评估,以“靶向招商”方式进行招商洽谈,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沟通民企需求实现精准招引、精准落地。大圩镇人大代表、大仁村支书李纲福主动配合镇招商项目工作,主动参与到投资4000万元的阳雀湖无公害有机蔬菜(辣椒)农副产品基地项目建设来,及时协调组织开展土地流转、设施农用地审批等手续,帮助企业协调供水、供电、招工等环节,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在10月份按期实现丰收。该基地吸纳20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了民企双赢。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产业发展助手
大圩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和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奔赴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听取民声、了解民情、化解民忧。贵港市人大代表、大圩镇人大代表、永福村支书陈坚积极发挥两级人大代表优势,主动宣传永福村农业优势资源和发展前景,通过人大代表扩展销售渠道,推广永福村食用菌产业产品,把“富硒灵芝红茶”名气打响,把大圩“福芝铭”品牌打出来。同时,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打开销路,让永福村食用菌产品由“土货”变“俏货”,破解销售难问题,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水”。
用心用情认真履职,当好产业发展推手
大圩镇人大组建产业发展专班,主动对接项目建设情况,持续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因为缺乏技术、管理和资金,我镇多个项目入不敷出、面临破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大圩镇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大圩镇人大组织代表和种植大户到其他乡镇考察学习,结合镇村产业实际“问诊把脉”,推动东塘村百香果基地、长安村马蹄基地等4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转型升级,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目前,大圩镇结合当前辖区生猪、牧渔、果蔬、食用菌、新能源等产业圈,重点推进果蔬、食用菌、牧渔等特色农业集群的规模逐步扩展,积极打造“福芝红茶”等品牌,推动设施农业集约发展、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今年以来,大圩镇已签约农业项目7个,总投资3.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