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港城派出所是一个有42年历史的“新”派出所。该所成立于1982年,曾辗转于多个地方办公,一直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今年8月14日搬迁至新建的办公场所,结束“无址无房”派出所的历史。
“新办公场所不仅设有接报案区、户籍室、装备室,还有活动室、食堂和备勤宿舍。”所长郑学勤向记者介绍,现在办公、办案硬件设备设施齐全了,安保任务、业务工作更加繁忙了。之前因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该所的户籍业务统一安排到分局办理,新办公场所启用后,郑学勤主动申请在所里办理户籍业务。
港城派出所辖区面积约136.5平方公里,下辖港城街道、荷城街道2个街道的棉村社区、平富社区、猫儿山村、旺华村等13个村(社区),总人口11.6万余人。该所针对辖区人员组成复杂、交通环境复杂、硬件设施落后等实际,加大巡逻力度,对辖区群众反映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整治。2023年以来,该所在辖区安装大量的“天眼”,破解农村赌博位置深、查处难等问题,并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切实守护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该所接处警1072起,同比下降21.86%;刑事立案38起,同比下降80.31%;受理行政案件274起,办结196起。
“我们一直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郑学勤说,辖区人口有65%为壮族群众。为了画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该所挑选通晓民族文化、懂民族工作、讲民族方言的警员作社区民(辅)警,确保与各族群众说得上话、聊得了天,让派出所工作更加接地气。同时,利用“一社区(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机制,主动与村干部、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村医等群体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辖区治安情况,收集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信息。对于恶意闹事、屡教不改并已触犯法律的顽固分子,该所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以打击少数挑头人达到教育、警慑其他人的目的。今年以来,该所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33多起,做好事53起,获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警察同志,终于找到我父亲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正在外地出差的曾先生在电话里对民警再三表示感谢。7月22日22时许,该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在港北区猫儿港港村码头附近有一名疑似迷路的老人。接报后,民(辅)警立刻赶往港村码头,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赤着脚站在路边,身上溅满了泥水。民警与老人沟通,老人只能说出自己姓曾、是港南区八塘街道人的信息。民警将老人带回派出所后,给老人端来温水和热饭,并设法查询老人的身份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找到了一条紧急求助寻找走失老人的信息,经比对,要寻找的老人就是眼前的曾老汉。民警马上联系老人的家人,其儿子表示在外地出差,无法到所里接老人,希望民警能护送老人到八塘街道的堂哥家里。民警连夜驱车将老人送到目的地,亲属看到老人平安回来,对港城派出所民警连连道谢。
郑学勤表示,全所人员在全新的工作环境下,必须办好每一起案件、接待好每一名到访群众,做人民满意公安,切实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