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港北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要求,直面问题,突破短板,切实加大数字检察工作力度,数字检察工作初见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重点
港北区人民检察院成立数字检察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按照各业务条线的工作职责,将数字检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抓,每月召开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推进各部门模型创建及应用。数字办与业务部门深入对接,帮助检察官了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实际意义,并积极解决模型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让业务部门逐步理解、接受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并尝试在个案办案过程中总结规律,发掘类案监督点。港北区人民检察院是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联系点。
强化模型应用 提高办案质效
港北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开发并上线3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积极落实高标准建设数据中心,为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使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检察业务的智能化分析和挖掘。截至目前,港北区人民检察院使用自行研发模型3个,导入数据约202490条,发现线索50条,成案11件。
积极推广模型 扩大数据应用
港北区人民检察院着重树立检察官类案监督思维,引导检察官研发原创模型,积极参加全区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近期,港北区人民检察院参与全区检察机关数字模型应用场景暨数字分析技能大赛,与贵港市人民检察院共同研发的“破产程序有关企业信用惩戒措施监督模型”荣获一等奖。
港北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落实应用全区检察机关推广的25个大数据监督模型,深入学习优秀模型提炼监督关键要素的方法和建模的思维分析逻辑。在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两个专项工作中,围绕涉企执行监督案件,开展“破产程序有关企业信用惩戒措施监督”专项活动,在执行活动中发现存在应解除失信信息而未解除的情形监督线索11件,成案9件,制发检察建议9件,均获采纳。其中,“破产程序有关企业信用惩戒措施监督模型”为应用典型案例。
依法能动履职 优化社会治理
港北区人民检察院密切关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集数据,紧扣服务大局热点焦点、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社会治理薄弱地带和公共利益弱项短板,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促进某一类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7份,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堵塞漏洞、解决问题,有力彰显检察机关在社会治理中积极作用。
港北区人民检察院统筹案件管理、数字检察、融合内部线索移送等综合业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协作和上下联动,港北区人民检察院组建的“网拍房法律监督模型”推送非法网拍公益诉讼线索8 件,办理8件,成案8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8份,持续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