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今年以来,港北区司法局大圩司法所不断深化“红格善治工程”,积极探索“网格+司法”融合模式,构建起“网格+司法”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网格+人民调解”,隐患排查更精准。大圩司法所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和民情熟的优势,把网格员队伍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支重要力量,着力构建网格员与村(社区)人民调解员齐联共防的工作格局,组织、指导各村(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定期排查矛盾纠纷隐患,了解重点人员动向,采集矛盾纠纷苗头信息,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做到矛盾纠纷及时预警、及时研判、及时化解。同时,围绕人民调解法律法规、调解方法、调解技巧等内容,开展网格员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增强网格员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大圩镇新建村网格员莫某在入户排查时,了解到村民周某与李某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纠纷的情况后,在向村委会报告的同时,分别与两村民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提供解决方案。最终,两人同意各退一步,互不越界,这起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今年以来,大圩镇共受理矛盾纠纷153起,调处成功136起,调处成功率88.9%。
“网格+法律服务”,助力基层善治。大圩司法所推动法律服务全面延伸,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律师走进“小微网格”,提供法律咨询、法援申请、维权指引等服务,及时回应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大圩镇寻杨村覃某和黄某既是亲戚又是邻居,却因田间地头排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黄某家田头的排水沟因水流量大溢出,冲入了黄某家的田里。为方便排水,黄某在没有告知覃某的情况下,沿覃某家水田一侧挖了一条排水沟,占用了覃某的田地。两人因此发生纠纷,互不相让,矛盾随时有可能激化。接到网格员报告后,大圩司法所组织该村法律顾问、调解员、网格员及时赶到现场控制事态,并开展调解工作,向双方释法明理,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关系的规定,引导双方依法解决争议,在双方态度缓和后,提议将排水沟在原有位置加深加宽,既能避免排水沟溢出的水冲到黄某家的田里,又不占用覃某的田地。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该意见,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今年以来,大圩司法所开展法律服务活动133场次,解答法律问题635件次,及时跟进开展个案指导,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帮助群众依法维权。
“网格+法治宣传”,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圩司法所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拓展提升工程,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共培育285名“法律明白人”,并将 “法律明白人”纳入普法骨干培训主体,今年以来已开展集中培训6场次、组织参加网络学习5次,不断增强村居“法律明白人”的法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法律明白人”在司法所的指导下,以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聚焦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民意解读、矛盾化解,成为基层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化解员、法治实践的引导员。大圩镇长安村男子刘某离异20多年,离婚后其妻带着3个孩子独自生活,刘某和子女之间没有往来。刘某患有脑梗,今年病情加重,生活无法自理。该村“法律明白人”郑某在工作中了解到刘某的实际情况,向大圩司法所汇报征求指导意见后,主动找到刘某的前妻及儿女,讲解民法典知识,让他们明白赡养父母是法定的义务,不因父母离异而消除。父母离婚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也不能被抛弃和免除,还讲述了刘某以前是如何疼爱子女,后因夫妻离异才逐渐减少了往来,用亲情融化他们心里的积怨。最终,刘某的子女同意赡养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