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而著称。
西山上树林如海,苍苍茫茫,郁郁葱葱,充分体现出西山的树“多、古、大、顽、怪、珍、秀”的特点。1943年出版的《旅行杂志》上有人介绍,西山浓荫蔽天,“很像杭州的云栖竹径,又像灵隐寺的飞来峰路,但树木的种类之多,姿态的清奇,又比灵隐好多了”。松树与榕树、樟树和鱼尾葵,被称为西山树林的“四大家族”,其中松树为主要树种。
西山松身长伟岸,黑黑的树皮闪着油光。西山松的树皮颇为奇特,裂开形成圆圆的一小片叠着一小片,酷似龙鳞,因而得名“龙鳞松”。传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特地到桂平西山游览,走到山上时,浑身发热,于是脱下龙袍顺手挂在路边的松树上,从此西山松便长出了“龙鳞”。我找不到有关乾隆游览桂平西山的记载,这大概是文人的创作,以增添西山的传奇色彩。我宁愿相信,这是岁月在西山松身上写下的印记,成了一道闪亮而迷人的风景线。
西山松是南方常见的树种,却也是一种极不普通的树。它不卑不亢,誓不低头,正直高洁;它不畏严寒,不屈不挠,傲然挺立;它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它不择地域,忠于职守,团结和睦。诗人杨逸明有诗《桂平西山咏松》云:“西山松树好,挺拔入云天。浇土多禅雨,穿林有佛烟。清由风送达,明是月留连。最得诗人敬,株株气骨坚。”这是对桂平西山松品质的高度概括。
闲暇时,我总喜欢登临桂平西山。松林间,满地的松针覆盖着苔藓,小松鼠在欢快地蹦跶,小鸟不时传来悦耳的啁啾。这些声音,更显环境幽静。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或走或坐,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
走近西山松,我不认为西山松只是一种树木。它是那些远道而来,在桂平任职,不畏权贵、为民谋福、正直高洁的仁人志士的化身。
西山廉溪边上,有一个李公祠,这是为纪念李公修建的祠。李公,字明远,唐代山东人,生于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乾宁年间(公元894—897年)官至大中监察御史。后因触怒朝廷,被贬岭南道,任浔州刺史。在任期间,政绩昭著,德化于民,民安居乐业。又慕西山景色的秀丽,遂在西山上,今称之为吏隐洞里隐居不出,羽化仙云。后人为怀念他的善政,给他立祠塑像,奉以香火,敬为神灵。
在龙华寺后有个姚翁岩,也是因人而得名。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前后),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任浔州知府。《宋史》及清《浔州府志》都有记载,姚坦任浔州知府期间,不但政绩卓著,且酷爱诗文,有精深的艺术造诣,特别喜欢西山的钟毓灵秀之气。每于公闲前往,与山上高僧唱于岩前。因此,后人称这岩为“姚翁岩”,以示怀念。
走近西山松,我不认为西山松只是一种树木。它是那些在桂平成长起来的追求光明,为民族解放英勇不屈、不怕牺牲的革命烈士精神的再现。
西山东北部的覆船岭上,有一座革命烈士陵园。陵园的纪念碑前,安放着革命烈士黄日葵和胡福田的雕像。
黄日葵生于1899年,广西桂平人。1916年,他到日本留学期间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8年秋,黄日葵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在学校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直接影响,参与了五四运动的筹备、宣传、组织工作,是五四运动的组织领导者之一。1920年3月,黄日葵与邓中夏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黄日葵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广西最早的中共党员,推动广西革命运动发展,因遭敌人酷刑摧残至疾,于1930年逝世,年仅31岁。
胡福田生于1896年,广西桂平蒙圩人。他曾先后指导农民运动,负责桂平、平南两县党组织的整顿和恢复工作。1925年冬,胡福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委派下,胡福田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1927年,胡福田作为广西的唯一代表,带着广西中共党组织的重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回到广西的胡福田遭叛徒出卖,在梧州被捕入狱。1928年12月,在广西梧州北山被敌人杀害。
西山水库旁边,有一座蔡碧珩革命烈士墓。蔡碧珩,广西浔江地区妇女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09年8月4日出生于广西桂平县城厢。1925年,她从城厢女子高等小学毕业,翌年秋考入桂平师范学校,后转入省立第八中学学习。1926年初,国民党桂平县党部设立妇女部,蔡碧珩被选为妇女部长。8月,蔡碧珩得到黄日葵的具体帮助和指导,1926年冬,蔡碧珩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蔡碧珩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组织反抗游行活动,被当局通缉而被迫转移到平南等地。1927年10月10日,蔡碧珩被秘密逮捕并押回桂平。同年11月29日,蔡碧珩英勇就义。
走近西山松,我不认为西山松只是一种树木。它是那些从桂平走出去勇于探索、淡泊名利、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的写照。
西山脚下的桂平市西山镇城西街,有刚修建好的魏乃文故居。魏乃文1922年5月23日出生于广西桂平,毕业于广西大学,曾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魏乃文是潜地弹道式导弹水下发射装置的主要完成人,是对研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作为核潜艇导弹发射装置总设计师,隐姓埋名30多年,与家人断绝音讯,参与了巨浪1号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潜艇水下发射装置研制工作的全部过程。2022年4月15日,魏乃文在郑州逝世,享年101岁。
我国数理逻辑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的莫绍揆1917年8月生于广西桂平,1939年7月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先后担任过中央大学和中山大学数学系讲师。从1947年起,他赴瑞士洛桑大学、巴黎大学等学校留学,研究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1950年4月回国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创建数理逻辑专业,在数理逻辑和数学教育的园地上辛勤耕耘了50多年,艰苦创业,成绩卓著,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走近西山松,我不认为西山松只是一种树木。它是那些普普通通、土生土长、热爱故土、忠厚淳朴、团结和睦的桂平人民的象征。他们忠诚于脚下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热爱家乡,胸怀祖国;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大浪淘沙之中迎风而上,汇聚起磅礴的力量,积极投身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在桂平西山“碧云天”石刻旁,有一副笔走龙蛇的石刻对联:“尘世路间,不觉忙忙终日;碧云天里,何妨息息片时。”走近西山松,我激动无比,心潮澎湃,为它所蕴含的伟大精神而震撼;走近西山松,我平静无比,心如止水,为它的品格所感染,灵魂得到了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