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贵港市蓝天救援队按计划组织25名骨干队员到南宁横州市开展为期2天的水域救援技术训练。上午7时30分,为避免在高速路上堵车,我们选择走209国道,一路上车很少。
8时50分,在横州市人民法院附近十字路口,我们远远发现停在红绿灯路口的一辆装满木片的货车着火了。浓烟从车头与车厢连接处冒出来,旁边车来车往,街道两边商铺的群众站在店面门口观望,拍照,却没有人前来帮忙灭火。司机从车里拿出两个灭火器晃一下,发现两个灭火器是空的,慌得双手发抖,脸色煞白,在自救过程中脸部也被刮伤了。
我们赶紧将自己的车辆向右拐弯前行,停在安全区域,打算前往施救。此时,货车上起火点的浓烟越来越大,一家商铺老板大声喊司机拿桶来盛水灭火,但水龙头的水流太小,根本没办法等盛满水去灭火。我们来不及多想,赶紧想办法寻找灭火器。我和队员赵碧徒沿着街边商铺一家家寻找,跑了差不多20家店铺,终于在一家诊所借到2个灭火器,拿上灭火器直奔起火的货车。这时,队员谢达承从对面加油站也借来灭火器。
在大家的努力下,大火终于被熄灭了。
“只用了10分钟,好险哦!”大火被灭后,队员谢达承和赵碧徒不约而同地看了看时间,他们调侃说,“这是我们出队最快,救援时间最短的一次救援行动。”
从这个事故中,我们看到,司机不懂求救,没有人帮打119报警电话,也不去找灭火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作为新时代的救援队志愿者,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贵港市蓝天救援队在横州市训练。(受访者供图)
这次参加训练路上的小插曲,让我们对自己即将参加的训练有了更深的体会。此后,在后面的封闭式水域救援训练中,全体参训队员精神饱满、协调配合、扎扎实实做好训练,能够熟练掌握冲锋舟驾驶操作、水域救援技术,有力提升今后应急处置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了解,为了不错过这次培训,队员李鸿基取消了和家人出去旅游的计划。妻子非常支持他的训练,并带孩子跟随队伍一起在训练基地待了2天,感受队员日晒雨淋训练的艰苦。他表示,现在妻子越来越支持他做公益事业了。
在蓝天救援的训练中,并没有因为你是女性而会特别照顾你。每一项救援技术训练,男队员怎么练,女队员就得怎么练。这次训练中有一名叫赵碧徒的女队员,为了掌握一项救援技术,她反复训练标准动作,手肿了,膝盖也肿了,但她仍然在坚持,那种坚韧精神也深深感动着全体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