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是大学生,但读到《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时,仍十分喜欢。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
2010年12月7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期间,曾专程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看望同学们,他嘱咐同学们“立志要高、起步要低”,“重视实践、知行合一”,“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尤其是当上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后,我对习近平这些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想起了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的农民吴坤争。吴坤争自小家穷,高中毕业后他外出打工,后来他到了广东东莞市做粮油生意,因诚信经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销售额有时一个月可达上百万元。但是,在外打拼的吴坤争始终牵挂着家乡。2010年,他回到了家乡,租了村里100多亩的闲置土地种植水稻和蔬菜,由于对市场不了解,他回乡后的首次创业遭遇了重创,亏本近200万元,但他没有气馁,2016年他又开始养猪,而2018年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又给了他一闷棍,使他亏了上百万元。
但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要把汗水挥洒在家乡土地上的吴坤争,他毫不气馁,后来他不断地总结经验,于是创办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租赁了800亩土地作为生产基地,建有猪栏1500平方米,创立了优质水稻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加上养猪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带领了乡亲们共同致富,每年净收入约100万元。2019年,吴坤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获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6月,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热爱家乡的吴坤争,显然是习总书记说的“立志要高、起步要低”、“重视实践、知行合一”的人。
我也想起了曾采访过的桂平市“鱼花大王”黄松江,他也是个在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的人,他养鱼花已30多年,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致富后的他曾向参与种养的家庭捐赠150多万尾鱼苗,价值110多万元,其中,向110户贫困户捐赠了40万尾鱼苗,价值30万元,先后带动了570多户农户养鱼致富,被当地人称为“鱼花大王”。黄松江尽管不是大学生,但他扎根基层,扎根农村,经过数十年摸爬滚打,终脱颖而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个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人,他成立了桂平市爱心助学协会,先后组织爱心协会资助100多间中小学的贫困学生,受助人次超过5000人次,资金资助和物资帮助超过300万元,个人捐款多达30万元,被人们誉为“爱心大使”。2021年,黄松江的家庭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荣耀称号,在2022年5月份揭晓的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名单中,黄松江家庭光荣上榜。创业路上,黄松江夫妻二人“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成为了致富带头人,与此同时,他们不忘扶贫济困,并且能“知行合一”,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树起了良好的家风和形象。
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与师生们亲切座谈,勉励广大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八字箴言”透射出他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之情。当代青年只有走在时代的前列,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励志奋斗,实干苦干,才能梦想成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我想起在“两弹一星”三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烈士郭永怀。中国成立之后,时为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的他,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要报效祖国,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就有责任回去和大家一起建设祖国。”之后,他像钱学森等科学家一样,冲破了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和钱学森一道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像郭永怀、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之所以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冲破各种阻力,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心里装着无非是“祖国”这两个字,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激发着一代代人的报国梦、强国梦。
我也想起了梁意锦,他是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三平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2020年2月4日凌晨,梁意锦在自家小货车上装好500公斤的大米、500公斤鸡蛋及一些食用油和蔬菜后,独自逆行,奔赴武汉,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一名农村青年的担当。梁意锦在关键时刻有着不平凡的举动,发出了不平凡的光和热,成为“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他之所以怀着满腔热血,显然是他心中有大爱,所以他就能在风雨中勇敢前行!梁意锦他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但他把个人的爱心和奉献融入了伟大的抗疫斗争之中,他的故事就很“励志”,他的“力行”无愧于他自己、无愧于这个时代,他也就值得我们学习。
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本书中,有嘱咐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有勉励我们“把小我融入大我”;有寄语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有叮嘱我们“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有嘱咐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人民领袖的深情关怀,谆谆教诲,语重心长,让人深感温暖。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要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2022年“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读书征文活动特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