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一碗红糟盛乡愁

2024-06-3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梅子  

一碗红糟辣椒,尽显人间烟火味,是我心底最浓的乡愁。

在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策源地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盛产一种名为红糟辣椒的美食,它与猪大肠的结合碰撞出更为独特的风味。红糟辣椒以其酸、辣、爽、脆和带有甜酒的醇香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它已经成为金田人生活中去油腻、开胃健食、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美味佳肴。

我喜欢吃猪大肠是从童年时候开始的。那时候,爸爸为了能让我们吃上一顿脆嫩弹牙的红糟辣椒炒猪大肠,他会起个大早,在天蒙蒙亮就去到大队,抢先买下最脆口Q弹的猪大肠肠头。回来后细心地清洗、除异味、焯水、冷水浸泡。在等待大肠浸泡的时间,我会跑到奶奶的小菜园里摘一些小米椒、拔几棵小香葱和蒜苗给爸爸做配料。经过前面的选材、清洗、焯水处理、备配料工作,爸爸开始热锅烧油了。待油热后,加入葱蒜、姜片、小米椒爆香,再倒入一碗红糟辣椒,不停翻炒。等到锅里的香料煮到沸腾,我就迅速地往灶里添加稻梗,随着旺盛的火苗不停地往灶口喷出,爸爸马上将沥干水的猪大肠倒入锅中,并加上盐和料酒,继续不停地翻炒1至2分钟。此时,一小段一小段的猪大肠被浓郁的香料包裹着,在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一股微微刺激的香辣味道弥漫在厨房的每个角落,撩动着我们馋了很久的心。

刚上盘的红糟辣椒猪大肠充分吸收了汤汁,热气腾腾,颜色殷红漂亮,看得我们垂涎欲滴。爸爸拿筷子夹一块先尝尝,说:“嗯,软嫩爽脆,可以!猪大肠要趁热吃,味道更好,开饭啰!”在物资匮乏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锅米饭,一盘红糟辣椒猪大肠,一家人围桌而坐,越吃越香,越吃越满足,那段温馨的时光,我至今仍深深怀念……

金田红糟辣椒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本地特产,有它自己的故事。据说清末年间,洪秀全带领太平军在桂平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去到哪里都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情招待,得到当地农民的拥护。可是由于当时农民的生活比较贫困,条件不好,没有好酒好肉招待起义军,所以家家户户制作红糟辣椒,配以米粥或红薯芋头饭,当作佳肴招待起义军,让战士们胃口大开,吃后精神抖擞。自此以后,红糟辣椒最原始的制作方法便延续下来。

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红糟辣椒,不仅卫生,还酸而不呛、脆辣爽口,味道恰到好处。自我懂事开始,每年到了五六月份,奶奶就开始忙着做红糟辣椒了。她会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先把她的“宝贝”——十几个嘴凸肚大的瓦瓮、瓦钵和几个大簸箕搬出来,一一清洗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备用。

做红糟要用到红米种,红米种是奶奶上一年做红糟时留下来的,是一种以米饭为原料制成的纯天然红曲霉菌。奶奶首先选好当年的新粘米作为红糟的发酵源,将其放在一个大锅里煮,然后把煮熟的米饭倒在干净的大簸箕搅散散热。将红米种磨成粉末,兑上白米醋,直至变成糊状,再均匀地撒在米饭上,并用长筷子来回不断搅拌均匀,直至白米饭完全沾染上红色,最后把拌好的红米饭堆成一座小山峰,用棉布盖紧,放在一个干净的保持25℃左右的小房子里发酵。24小时后,奶奶就会把棉布掀开,再把红米饭摊开,继续用筷子搅拌,加快红米饭发酵的速度。如此反复发酵3天后,红米饭就会由原来的淡红逐渐变得绯红,再两天后,就变成红彤彤的膨胀的饭粒了,整个房间弥漫着香香的、甜甜的味道。

奶奶腌制的食材全来自她的小菜园。在等待红米饭发酵的几天时间里,她会去小菜园把想要腌制的指天椒、牛角椒、小米椒、五彩椒、莴笋、姜、刀豆等采摘回来一一洗干净,一样样加工好备用。到了晚上她忙完农活和家务活之后,搬来一张小凳子,坐在摆好的十几个瓦瓮前,按“一层红糟一层辣椒”的比例,把发酵好的红米饭和辣椒等食材装入瓦瓮里。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在旁边为奶奶搭把手,等奶奶把红糟辣椒装入瓦瓮至八成满后,我就用湿布把瓦瓮凸嘴的旁边擦干净,拿一个小的盖子盖住,再用倒钟型的大盖罩住,最后一定记得在瓦瓮凸嘴的外沿放满水以阻隔空气,如果密封得好,辣椒可以保存一年之久。

等所有的食材都装进瓦瓮里,细心的奶奶还不忘在每个瓦瓮边上按食材分门别类做好记号,再一一把它们安放在靠窗阴凉的墙根。为了保证红糟辣椒的清洁,隔三五天的时间,奶奶就换掉凸嘴边沿的水,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致周到。每次从这个小房子走过,都听到十几个瓦瓮争先恐后发出嘭嘭的声响,一个个小水泡从瓦瓮的边沿此起彼伏地冒出来,就知道里面的红糟辣椒在快乐地发酵,仿佛在告诉我们,红糟辣椒很快就可以吃啦,惹得我们整天心挂挂的。

嘴馋的话,半个月后,红糟辣椒就可以掏出来吃了。如果不急,可以等到一个月后,辣椒会被腌制得更膨胀,更饱满,咬一口,随着嘎嘣一声脆响,一股微辣微酸的辣椒水瞬间唤醒味蕾,实在过瘾。

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奶奶最高兴的事就是领着客人到小房子里参观她的“成果展”,十几个瓦瓮像士兵一样列队摆放其中。邻居的叔婆们炒菜要用到红糟辣椒时,奶奶也会大方地召唤她们带上一只大海碗过来,为她们掏出满满的一碗红糟辣椒,还乐呵呵地说:“下次需要再来拿,除了辣椒还有其他,大家各样都要尝尝……”有时左邻右舍忙不过来,奶奶也乐意帮大家腌制几瓮红糟辣椒。听到邻里乡亲赞叹奶奶做的红糟辣椒是一流的,我也乐滋滋的,奶奶更是成就感十足,笑不拢嘴。

一碗红糟,一瓮酿造,四邻飘香,暖了人心,醉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