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等你,在冬天的炉火旁

2024-01-0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覃叶岚  

小时候,冬天特别寒冷。空闲时,母亲便在厨房的灶口燃起一堆炉火,再用几块砖头在外围成一圈,防止火堆外溢。一家人围炉而坐,烤火取暖,度过严冬。晚饭后,夜幕降临,捻亮了灯,更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意味。有时候,烤着火,聊着天,父亲和母亲还会给我们讲故事或者讲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几兄妹听得津津有味。我们还会一边烤火,一边烤红薯、红薯干、芋头、土豆等。冬天的炉火,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一抹灿烂的亮色。

南方的冬天是湿冷的。有一年寒假里的一天,寒风刺骨,下着冻雨,母亲照例冒着严寒去山上放牛。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家中烤火取暖,在炉火旁写作业、看书,还在炭火中烤了红薯,顺便把弟弟妹妹要换洗的衣物就着炉火烘干。下午,父亲关了理发店的门回来了,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母亲回来。我们烤好了一些红薯放在一边等母亲回来吃。在焦急的等待中,下午六点左右,母亲终于穿着雨衣,戴着斗笠回来了,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连忙腾出一个空位让母亲烤火。母亲的手几乎冻僵了,烤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暖和起来,然后,一家人围着温暖的炉火愉快地吃晚饭。

上小学时,每天早上,母亲都会早早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然后燃起炉火,加一些预先准备好的黑黑的柴火木炭,把它们放进炉火里烧红,再夹进火笼(一种竹编的底部用土钵子做内胆的取暖器)里,上层盖上一些灰,让我们提着上学,这样,我们坐在教室里上课也不会冷得缩手缩脚了。

上中学时,我开始住校。深冬时节,天寒地冻,我常常冷得瑟瑟发抖,这时,便异常想念家中温暖的炉火。有一年放寒假了,上初三的我们依然要在学校补课,学校里没有暖气。顶着寒冷补了一个多星期的课,终于可以回家了。下午,我们雀跃着往家的方向奔。那时,已经到了岁末,不少人家已经开始炒米、洗粽叶等,为做年货作准备了。

傍晚时分,我一回到家,便看见厨房里“哗啵”跳着火花的温暖明亮的炉火,心中仿佛一下子春意浓浓,暖意融融起来。原来,母亲知道我放假回家,已早早做好准备等着我了。我围着火炉,烤着火,吃着香甜热乎的烤红薯,仿佛卸下了学习生活中所有的寒冷和疲倦,感觉对生活又有了盼头,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这时,身心也开始愉悦起来。

刚开始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缺乏经验,我受到了一点挫折。当我带着委屈回家过年,刚迈进厨房,就看见母亲一如儿时一样,用一团通红的炉火迎接我,然后什么也没问,只是用手拍了拍我的后背。那一刻,我突然释然了,工作再难,生活再苦,有母亲的等待,有母亲给予我炉火般的温暖关爱,还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战胜的呢?

如今,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许多个冬天过去了,母亲已离开我们多年了。每逢冬天,寒风凛冽,漫长冬夜,我依然会怀念儿时的家人闲坐,围炉夜话,温馨满堂。燃起在冬天里的那团炉火,仿佛一轮火红炙热的太阳,照耀着我回家的路,也照耀着我前行的路。它温暖了我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壮年,温暖了我成长中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内心充满了力量,去期待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春天。今夜,窗外寒风呼啸,母亲,此时,我独自拥着火盆,等你,在冬天的炉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