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同和镇的露天猪粪池污染被曝光后,当地党委、政府没有觉得“丢了面子”,而是马上组织力量清理、整改。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立行立改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值得点赞。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平南没有止步于个案。在清理同和镇的猪粪池后,当地迅速启动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排查和整治,举一反三,以案促改,体现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舆论监督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治理体系的“预警器”“手术刀”和“粘合剂”。监督越有力,治理的盲区就越小。自下而上的声音,能有效弥补政府感知与基层实情的差距。
对待舆论监督,首先要拆除心墙,破除“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观念。只有从心里真正接受监督,才能让它像“针灸”一样,刺激治理机体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其次,要善用监督的力量。舆论监督能激活治理体系的反应速度和效能。当问题被放到阳光下,相关责任人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从而形成“曝光、行动、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
当舆论监督和政府职能部门整改形成良性的闭环,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更是一幅多方合力、共同治理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