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嗡嗡嗡……”的声响,一台白色无人机缓缓升空,在护林员的操作下,这台“空中护林员”沿着操控轨迹飞向平天山林场上空,如雄鹰一般巡视着自己的领地——连绵的山岭,林场里的树木、道路、卡口尽收眼底。
这是3月18日记者在平天山林场看到的一幕。
平天山林场鸟瞰图。
位于贵港市西北郊20公里处的平天山林场森林资源丰富,公益林面积达1880.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3.8%以上,被誉为贵港市城区的“后花园”。每年三四月是森林高火险期,森林防火工作成为林场的头等大事。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与潜在的火灾风险,林场积极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防控体系,筑牢森林安全防线,24小时守护这座“后花园”。
从两条腿到无人机
平天山林场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共设六班林站、六芦林站、兰山林站、谭坪林站4个站点,每个站点平均管护面积近2万亩,仅有5至8名护林员。一直以来,护林员以脚步丈量巡查平天山林场,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护林员启动无人机开展森林巡护。
“以前主要依靠两条腿,每天30多公里的巡逻任务,要花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六班林站护林员石将色说,传统人工巡护方式仅靠护林员徒步翻山越岭,巡护时间长、效率低。因人力不足、技术受限,林区巡护工作往往存在盲区和滞后性。“有些地方过不去、有些地方看不到。”
5年前,平天山林场购置了7台无人机,六班林站护林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变,完全依赖人力巡护的日子成为过去。
在六班林站,石将色启动无人机巡逻。当无人机起飞至一定高度时,林地面貌在显示屏上一览无余,石将色只要通过手中的显示屏即可对要道、外来人员、周边环境等情况进行空中监控;按住快门,还可拍下一张张照片,将实时信息一一传回,逐步处理。
“现在用无人机,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整个流程的反应速度提升近70%,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石将色感慨,无人机可以轻松“飞阅千山”,抵达人、车无法到达的地带,将原来巡一趟要一天时间,缩短到不足半小时,还可迅速准确地捕捉林区所有异常之处并及时反馈,让护林员快速掌握森林情况,极大提升森林防火的效率和准确性。
“千里眼”24小时站岗
“您已进入林区,在游玩过程中请注意防火!”巡逻途中,平天山森林消防半专业队队长黄仲启一边查看林区情况,一边盯着巡检管理系统显示的实时视频监控画面;轻点屏幕,即可切换任意一个视频监测点位。收到手机上传来的画面变化提醒时,黄仲启立即通过系统的远程喊话功能,向游客发出语音提醒。
春分时节,万木吐翠、群花飘香,寻山踏青、旅游休闲活动频繁。加上临近清明,到平天山林场上坟祭扫的人员多了起来。一些违规用火行为给护林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护林员正在查看实时监控画面。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去年11月,平天山林场利用自治区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投入35万元,建成平天山林场森林公园巡护系统。该系统利用巡逻车、巡检器和巡检管理系统等设备设施,在关键路口安装16套智能消防电子宣传杆,其中8套具有视频监控、语音提示、远程喊话和拍照录像等功能。搭配智慧林火卫星监测系统、无人机巡逻等,可24小时有效瞭望,实现对重点区域全天候技防值守,让林区防火更加“耳聪目明”。
“人车经过时红外线自动感应,宣传杆会立即发出防火提示。遇到特殊情况,我们还可以立即进行远程喊话,纠治林区违规用火行为。”黄仲启说,这些摄像头就像林场的“千里眼”“顺风耳”,在防火、防猎、防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了它们的昼夜站岗,护林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减轻。
截至目前,平天山林场已建立监控点30个,覆盖近50%的区域。
“智防+人防”双保险
尽管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有诸多优势,但平天山林场护林员仍然坚持人工护林。3月18日上午8时许,护林员周则华和杨有能骑上巡逻车,对负责的区域、路段进行巡逻。车辆经过之处,响亮的喇叭声持续不断,既是巡逻车也是移动宣传车,在确保防火工作零隐患的同时,让森林防火宣传接地气、入人心。
巡逻到车辆上不去的地方,周则华和杨有能就停下车辆,拿出巡山“标配”——镰刀。两人走在山林间,一边观察周边情况,一边斩掉丛生的杂草,不断往山林深处前进。为了更好地巡山,护林员一般“轻装上阵”,在倾斜度将近70度的陡坡,他们手脚并用,干脆利落地爬上山。在地形复杂的深山老林中巡逻,护林员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勇气。
“护林员每天都有巡逻防控任务。即使有了科技的加持,这把镰刀还要紧紧握在手中。”周则华说。也是这把镰刀,陪着他们走遍林场的每一条沟、每一道岭。
护林员们穿梭在山林间,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
“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对我们护林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黄仲启说,最熟悉平天山的人是护林员,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摄像头看不到的死角,都由护林员进行巡护,他们为林场倾注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如果说护林员是守护林区的“哨兵”,那在各进山路口的卡点就是一座座“堡垒”。除了日常巡逻防控、护林防火宣传等工作,护林员在清明等重点节假日期间还要前往各个卡点值守,对进山车辆和人员逐一进行检查,杜绝打火机、香烛、鞭炮等火种和易燃祭祀物品上山,将森林防火隐患排查和火源管控工作落到实处。去年,平天山林场还安装3个森林消防水箱,为森林防火备足应急水源,提升森林防火灭火工作水平。
“保持24小时在岗在位,全面掌握属地林情社情和火情动态,做到情况清楚、调度及时、上报迅速、处置得当,确保火情信息畅通。”黄仲启表示,人防与技防物防一道编织成了林场的安全防护网。20多年来,正是因为一群爱林护林的林业工作者的付出,林场7万多亩土地上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