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校园的“她”力量

2025-03-0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欧钰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位好教师就像领航的灯塔,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让我们走近女教师群体,感受来自“她”的力量。

数学老师走语文路线

“这次作业可以全球巡演,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才貌双全的作业,我最喜欢!”

……

这样的评语,你以为是一位语文老师写的吗?错了,她是来自一位数学老师的点评。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秦建博就是这么一位数学老师,每当发现所批改学生作业有进步,或者书写不工整或失误太多时,她总是以诙谐语言,让学生如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心情快乐无比;又或警醒,却又不那么难堪。

“评语都是有针对性的,这是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一直在陪伴他们。”秦建博说。

从教28年的秦建博一直认为,爱是教育的起点。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为了拉近师生距离,秦建博花了不少心思。她自费订制刻有学生名字和祝福语的铅笔,购买精美的卡片,每当学生积极提问达到一定的次数时,秦建博就会送上一支订制铅笔,作为奖励;或是遇到学生过生日时,她就会把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写满卡片,为学生送上祝福。

“学生都渴望被老师关注,一支普通的铅笔,刻上学生的名字和祝福后,对他们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秦建博说。

秦建博并不是班主任,只是一名普通任课教师,但只要学生有需要,她立马站出来,不遗余力地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班上,小华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却擅长视频制作。秦建博就抓住学校举办数学竞赛的契机,鼓励他参与到题目讲解视频比赛的环节,帮助参赛的同学设计、排版,剪辑、制作讲解视频。小华凭借自己的特长,帮助同学取得良好成绩,并因比赛锻炼了协作能力,获得同学高度的赞扬,这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秦建博表示,学生从小学升至初中,学习要变得更加灵活,要更加注重情境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只有老师先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让他们安心学习。

从语文老师到心理老师

数学老师走语文路线,那语文老师走什么路线?

答案是心理路线。贵港市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丽红就是这么一位老师——从语文教师岗位改弦易辙,专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

3月3日,梁丽红给该校2334班学生上心理课,主题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在春光明媚的视频烘托下,梁丽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给的素材制作一幅关于春天主题的作品,并派代表介绍作品制作的寓意。只见各个小组用不到1分钟的时间,便敲定制作的方向,然后大家开始作画打底,整理素材,撰写作品介绍,展现出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梁丽红原是一名语文老师,她最早接触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便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工作。后来因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缺乏,她便主动请缨,担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其间,她自费购买教材学习,自费外出培训,不断扎实理论基础,精进心理疏导方法。如今,梁丽红已成长为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督导心理教练。

梁丽红认为,学生只有心灵成长了,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在为学生做心理疏导时,梁丽红打破给出指导建议的常规,首先聚焦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跳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相关人和事在矛盾没有发生之前——原来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一面,再通过环环相扣的假设性问题,让学生反思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走出困惑、舒缓情绪的目的。

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梁丽红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大部分来自家庭。近年来,梁丽红带领学校教师团队,创新构建“三线一体·三维六品”家校社协同心理生态系统,为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边疆实践范式。

“半路出家”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的路线总是比较拥堵,这不,教着数学的凌丽也挤进这条道路。

凌丽原来是港南区桥圩镇中心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教语文可谓是“半路出家”。数学老师教语文对凌丽来说确实有挑战。刚开始,她单教古诗三首就用了一周的时间。但她不服气,自费购买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的语文教辅书,钻研教学方法。

“因为教学是有衔接性的,我不仅要了解学生小学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还要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搭好框架。”凌丽说。至今,她还保持着1周看1本语文教辅书的习惯。5年来她已经读了200多本教辅书。

凌丽是港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写作是她一大爱好,这种爱好也直接影响到她的学生。近日,记者到该校采访,凌丽刚巧给学生发稿费。

“徐胜刚获得《小博士报》稿费25元,我再奖励25元。”随着凌丽的大声宣布,该班炸开了锅,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徐胜刚是我们班的‘小富翁’,上个学期单单稿酬就拿了小几百元呢。”凌丽满脸笑意。

凌丽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她摸索总结的“微点+结构”小学作文分级教学模式让学生爱上了写作。她还鼓励学生多创作,踊跃向各类儿童报刊投稿。学生的稿件一旦被采用发表后,凌丽还自掏腰包给予学生同等稿酬的奖励,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语文老师其实是这样

“你们观察过家里的大公鸡吗?他们有什么特征?它的羽毛、爪子是什么样子的?”3月4日,港北区大圩镇何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卢伟群从公鸡的外形特点,逐字逐句教学生写作文。

“我觉得卢老师上课很幽默,她会把她听到的很多有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像这个大公鸡,她说有个老奶奶家有只大公鸡会看家护院,我们都很好奇。”学生黎晓诺说。

当老师是卢伟群从小立下的志向。卢伟群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教师,身上有着公正不阿、求真务实的品格。小时候,卢伟群因个子瘦小,有点自卑。有一次,老师外出开会,回来发现教室里乱哄哄的,只有卢伟群一个人在埋头写作业。老师看到此情景,狠狠地批评了吵闹的学生,并夸赞卢伟群的自觉表现。由此,卢伟群感受到老师的鼓励,自信开朗起来;再加上父亲的影响,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想法。

从教26年来,卢伟群最想带给学生的就是踏实肯干的精神品质。卢伟群的班上有两个智障孩子随班就读,其中一个孩子有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时,卢伟群丝毫没有嫌弃,利索地清理现场。后来,卢伟群的学生看会了她的操作,每遇到这种情况,都争先恐后地去帮忙处理,还对卢伟群说,“老师,不用你来,我们都知道怎么做了。”

“我希望能够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让学生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成为幸福的个体,成为社会和谐的一部分。”卢伟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