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5岁高龄的梁爷爷突发呼吸困难、胸闷,被紧急送往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治疗。由于传统气管插管失败,该院医护团队迅速调整救治方案,采用B超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成功将梁爷爷从生死边缘拉回。
事发当天凌晨3时,梁爷爷因呼吸急促、严重胸闷,被紧急转入ICU病房。当时,他的心率飙升至每分钟178—220次,全身大汗淋漓,血氧饱和度极低,情况十分危急。医生诊断为重症肺炎和急性心力衰竭,立即对他采取了吸痰、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紧急措施,但病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尝试进行气管插管时,医生惊讶地发现梁爷爷的声门异常狭窄,仅为正常人的六分之一。原来,梁爷爷曾因舌癌接受过颈部放疗,导致颈部组织硬化,声门变得狭窄且固定,插管难度极大。医护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法,使用了最小型号的气管导管,却依然无法成功插管。
此时,梁爷爷的血氧饱和度已降至10%—20%,随时可能因为缺氧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医生果断决定立即实施气管切开术,以迅速开放气道,挽救梁爷爷的生命。
在B超的实时引导下,医生精准定位气管位置,仅用10分钟就成功置入气管切开导管。随着导管的顺利置入,梁爷爷的呼吸困难症状立即得到缓解,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经过后续的抗感染、强心等治疗,梁爷爷于5天后转出ICU病房,并在次日顺利出院。
据了解,该院自2019年开始引进B超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成功挽救了多名急危重患者的生命。该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插管难题,还推动了重症医疗的精准化发展。
小贴士
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如严重呼吸道梗阻、长期机械通气或其他呼吸问题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人颈部皮肤和软组织上开一个小口直接进入气管,然后放入一根短小的气管导管,以保持气道通畅。而B超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是在B超实时观察下进行的经皮气管切开操作,具有精准定位、微创高效、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