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小切口”守护“大安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推动农村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见闻

2025-01-1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莫清清 谢琴美  

去年11月11日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中,携手交通运输、应急、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组建联合执法队,在全市开展乡镇突出交通违法“小切口”式专项治理工作,以违法整治、秩序维护和普法宣传为抓手,净化乡镇道路交通环境,增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截至今年1月12日,全市共出动警力1600余人次,覆盖全市68个乡镇,查处货车交通违法行为317起、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896起、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863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1067起,面对面教育群众2.1万人次,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3.5万份。

精准治理交通违法

“阿伯,你用三轮摩托车载人搭客违法又危险……”2024年12月16日9时50分,在港南区东津镇,一名六旬老人驾驶一辆三轮摩托车搭载9名老年人赶集,被联合执法队拦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斐义向驾驶人和乘客说明三轮摩托车非法载人的严重后果。经过教育,老人们认识到错误并承诺以后不会再犯。这是乡镇突出交通违法“小切口”式专项治理工作中的一个小缩影。

2024年11月11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率先成立12人的执法小组。执法小组每周到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的乡镇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秩序大整治,重点围绕货车、面包车和三轮车超员、疲劳驾驶、非法营运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酒驾醉驾等“小切口”开展集中整治,各职能部门安排人员随警执法。联合执法队根据各乡镇的交通形势,一对一研究制定治理方案,如联合港南区木格镇、木梓镇政府和“两站两员”工作人员查纠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交通违法行为,在覃塘区覃塘街道重点整治货车超载超限交通违法行为,在港北区大圩镇重点查纠摩托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联合执法队还根据乡镇(街道)当天实际交通情况及时调整行动方案,确保整治见真招、出实效。

强化巡逻排除隐患

“报告指挥中心,北环路旧奇石路口发生一起大货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的交通事故,我们正在现场处置……”2024年12月31日下午,民警黄雄带领联合执法队一组队员开展巡逻管控工作时,发现北环路旧奇石路口路段车辆通行缓慢。黄雄追溯拥堵源头,发现是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横跨公路,不远处有一辆倒地的电动自行车。黄雄推测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边安排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边上前了解事故情况,得知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只是肢体轻微擦伤,车辆未明显损坏。为了尽快恢复北环路正常交通秩序,黄雄指导当事双方快速协商处理,同时向指挥中心汇报,调度警力维持交通秩序并尽快转移占道大货车。

在“小切口”式专项治理工作中,类似的场景并不少见。联合执法队每到一个乡镇均安排一个小组执行巡逻管控任务,重点巡查乡镇周边人车密集和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劝离占道摆摊售卖农副产品的人群,消除路面交通安全隐患。

多样宣传筑牢防线

“阿叔,我帮你在车尾贴一张反光贴,顺便给你说一下车贴上的内容……”1月13日上午,在港南区瓦塘镇集市上,随警执法的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邱凤莲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普通话、客家话、土白话轮番上阵,有时开门见山说安全,有时先送反光车贴迂回式讲道理,有时拉拉家常再普法。“搞宣传讲究方式方法。”邱凤莲说,针对不同的人群,要使用不同的普法话术,才能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

在覃塘街道,2名未成年人驾乘一辆报废摩托车上路被联合执法队拦下。随警执法的市卫生健康工作人员覃丽试图向这2名未成年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遭到了抗拒。“小年轻血气方刚,被查获又面临处罚,正一肚子气,这时候普法不适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将覃丽等人拉到一旁解释。三大队建立了未成年人一对一宣教机制,对路面查处的未成年人交通违法行为,要求监护人陪同处理,接受一对一宣传教育,并通报到学校,有效遏制未成年人交通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协助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才了解交管工作的不易,感受到了向市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性。”覃丽感慨道。当天工作结束后,她主动领了一袋宣传资料,表示将为亲友街坊普法。

“联合执法队下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基层大队的警力负担和工作压力,尤其在现场查处的部分涉及多部门权责的案例,发现问题当场就可解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李明说。港北区大圩镇的吴老板坦言,见到警车和执法人员频频出现,他们从最开始的心存侥幸、害怕躲避,到现在的文明出行、从容安心,大家的安全感满满。目前,联合执法队“小切口”式专项治理仍在继续,守护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