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田野上,我们是播种者,也是守望者。一年前,《贵港日报》“荷老师讲故事”栏目如同一粒种子,被播撒在这片热土之中。如今,它已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孕育教育故事的沃土,滋养着无数心灵。
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我有幸成为“荷老师讲故事”栏目的一员,用文字记录下了我在教育一线的真实经历与深刻感悟。我写下了《每一个小小愿望都闪闪发光》《爱,要让孩子触摸到》《家访》等数篇教育叙事,他们都是我教育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
在《每一个小小愿望都闪闪发光》中,讲述了我那些学生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童真与梦想的愿望,这些愿望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微小,却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我与学生一同守护着这些梦想,见证着他们从萌芽到绽放的每一个瞬间。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爱,要让孩子触摸到》则通过一个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展现了教师如何引导家长用实际行动去爱孩子,让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曾因为缺乏关爱而变得孤僻与冷漠,但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他逐渐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与力量,重新找回了笑容与自信。这个故事期待能帮助更多读者意识到,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去传递。
《家访》则是“万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的一个故事。通过家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家访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这一年里,我还见证了无数教育者的笔触与智慧。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教育的点点滴滴,让微光汇聚成璀璨的光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李细娴老师的《那个惹事的小男孩》、甘水兰老师的《同桌的你》、莫晓虹老师的《谁吃了我的“甜枣子”》,还有黄金媚老师的《以爱之名,为爱加冕》、梁旭杰老师的《给小华发新课本》、蒙慰校长的《我的篮球宝贝们》、苏玉连老师的《看,那个小蜗正在默默地爬》、麦慧清老师的《把自己的伞让给别人的孩子》以及李丽仙老师的《让每个孩子绽放出不同的色彩》等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教育的项链,闪耀着智慧与爱的光芒,让人久久难忘。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坚守与付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及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灵魂的对话。这些故事不仅为教育同行提供了反思与借鉴的宝贵资源,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与温暖的力量。同时,让我们更加坚信,教育的光芒能够温暖每一个角落,照亮更多人的未来。
“荷老师讲故事”栏目不仅是一个展示教育故事的平台,更是一个汇聚智慧、传递正能量的温暖家园。在这里,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真谛与价值,分享教育的喜悦与收获,反思教育的不足与改进方向。我们相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更是心灵的启迪与灵魂的塑造。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用爱去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智慧去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同行,用更多的故事和感悟去诠释教育的深刻内涵和无限魅力。我们将更加关注非知识性的教育,关注品格和志向,关注多元的思维,灵活的应变,注重个人的价值。我们也将从读者的反馈中汲取营养,不断改进,让每个故事都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感谢“荷老师讲故事”栏目,感谢每一个参与的老师,感谢每一个读者。让我们共同期待,教育的微光能够汇聚成更耀眼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