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以前按最低档缴费,现在还能提高吗?”“我这年纪,有集体补助的话能不能多缴点?”近日,贵港市社保服务大厅门口,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现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咨询窗口人头攒动,群众纷纷抛出心中疑惑。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仔细分析,并结合待遇计算给出专业合理的建议。
61岁的李大爷满脸笑容地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之前一直按最低档缴费,后来儿子在‘贵港人社’平台上看到2023年10月广西出台的提档补缴政策,就帮我和老伴从最初开始按最高档补缴,总共交了大约5万元。去年底到龄领取养老金,现在每月都能按时收到500多元,像领工资一样,生活安稳多了!听说要是加上集体补助和个人资助,能领得更多,之前老是想着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没多交,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自2023年10月起,我市积极响应广西相关政策,着力破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偏低、城乡差距较大的难题,大力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档补缴及多渠道资助政策。一方面,鼓励参保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已缴费年度选择更高档次进行补缴;另一方面,允许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覃塘区樟木镇的韦大妈便是个人资助政策的受益者。她曾参加过一年职工养老保险,去年达到退休年龄却无法享受职工养老待遇,于是转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其女婿得知资助政策后,每年按最高档为她补缴并给予个人资助,累计缴纳8万多元,如今韦大妈每月可领取830多元养老金。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工作的持续推进,集体补助、个人资助与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模式成效日益显著,不仅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筹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参保居民的待遇水平,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