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整治“僵尸车” 解决“堵心事”

2024-12-0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姜佳坤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小区停车场,都可以看到一些长期停放、无人问津的车辆,它们被大家称为“僵尸车”。这些“僵尸车”,犹如城市中的顽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僵尸车”的出现,一方面是部分车主法律意识淡薄,车辆报废后不及时处理,随意停放车辆,长期占用公共车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管理部门对“僵尸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治理职权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处罚措施,让这些“僵尸车”的车主有恃无恐。

“僵尸车”霸占停车位,占用了有限的公共资源。道路边、公共停车场、住宅区等的停车位日益紧缺,停车越来越难,“僵尸车”却占用大量的公共资源。比如,港北区湖畔人家小区共有800多户住户,设有360多个机动车停车位和4个两轮电动车充电车棚,停车位配比明显不足,然而,该小区仅一个车棚就有10多辆“僵尸车”占用充电车位,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也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僵尸车”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长期停放在路边的“僵尸车”,车胎泄气,车身生锈蒙尘等情况,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成为滋生蚊虫、细菌的温床,污染环境。住宅区内停车场的“僵尸车”也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此外,“僵尸车”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由于长期停放,其电路、油路等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在天气干燥高温的情况下,容易起火自燃,引发火灾事故。

治理“僵尸车”并非一劳永逸的事,要建立起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僵尸车”的产生。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法律意识,让市民认识到“僵尸车”的危害,鼓励市民向相关部门举报;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为治理“僵尸车”提供法律支撑。此外,还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治理合力,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依法清理“僵尸车”,净化道路、社区环境。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可以探索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例如,可以设置“僵尸车”临时存放点,给车主一定的缓冲期,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拒不处理的车主进行处罚。这样既能保障车主的停车权益,又能体现城市管理的温度。

“僵尸车”问题不容小觑。笔者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多方合力清除这一城市顽疾,让城市环境更加美好,市民生活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