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周六,清晨。我在微信上收到学生何亦龙发来的“2024年全区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指南”文档以及直播链接,他告诉我:“老师,我是19号,大概在10:30到11:00这个时间段。”
“太好了!亦龙,加油!我在线上欣赏你的风采。”我回过信息后便调好8:30的闹铃,生怕错过直播。
“说是8:30,怎么还显示该直播未开始呢?”8:40,焦急等待的我忍不住发信息问他。
“老师,现在是开幕式,主题演讲才直播。”他同时发来现场照。
9时直播准时开始,前5名选手演讲结束后评委合议,直播暂停。我便与亦龙交流:“我被5号的故事打动了。很好奇,亦龙会讲什么故事呢?”“先保密!”他发来一个调皮的表情。
11时刚过,19号上场。只见一个身穿笔挺黑色西装的帅小伙上台,他健步走到舞台中央,深深一鞠躬——对,他就是何亦龙。
“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题目是《赓续教育家精神,奋进教育强国路》。近期,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央视热播。剧名的灵感来自于毛泽东诗词‘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哇!这还是我认识的亦龙吗?他声音洪亮而有磁性,动作自然且很得体,情感表达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自信和专业,俨然一名专业的电视主持人。
他稍停片刻,继续演讲——
教师节前,我和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谈话,她是一位全国模范教师。我好奇地问她说:“老师,您都在乡村一线教学二十几年了,又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为什么不考虑到城市发展呢?”
老师没有立即回答我的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你觉得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迟疑道:“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笑着说:“在我看来啊,你只说对一半。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唤醒和传递,它并不会随着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城市里并不缺好老师,相比之下,乡村更需要我。”
我似乎懂了,唤醒和传递是教育者的责任,而甘于奉献是教育家的精神……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山花何以烂漫?我的答案是:唯在教育者的坚持,是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托举起了一个又一个渴望向上的灵魂。我和我的老师说:“我选择成为师范生,似乎是被一股传递之力所牵引,所以,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看着,听着,想着,我的眼睛湿润了。我频频点头,欣慰又感动。和我一起听演讲的丈夫和女儿也由衷夸赞。这仿佛是一场精彩的新闻播报,而眼前这个表现堪称完美的报道人正是我的学生——何亦龙。
何亦龙是我2017届的学生,我只教过他一学年。他的书法靓、写作好、朗读棒,是我钦点的语文科代表。记得新生入学不久,我发现他的特长并向团委书记推荐。于是,他通过面试,当上学校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然而,他太偏爱语文了,其他科目成绩并不理想。那时,教数学的班主任很不看好他,他自己也曾一度苦恼和迷茫。我经常鼓励他说,不用焦虑,只要坚持追求做更好的自己,就不惧怕未来。最终,他以语文A+、总分A的中考成绩考进贵港市达开高中,去年又考上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这次代表学校参加广西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他可是准备了好几个月,通过层层选拔才站上这个舞台。我由衷祝贺他!
好的教育应该给人希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我想,我对亦龙的教育就是这样子的。
演讲结束后,我给他发去信息,为他点赞,夸他“讲得真好!”他发来信息说:“那个中学语文老师说的就是您呀,老师。”
“也谢谢亦龙给我力量!我的学生这么厉害,我好感动!”我说。
“谢谢老师!我们有一种相互成就的感觉,但是更多的是我在您的身上汲取到了力量。虽然时间已过了很久,但是相处不久的那段日子形成了我的内驱力。”
我泪目了!
这些年,我又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地从亦龙那儿获得教育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气呢?
我一直很欣赏他,他也一直很感激我,我们常常一起探讨和交流。所谓“教育是生命与使命的双向奔赴”,大概就是这样吧!
与教育谈一场恋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