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凝心聚力谋发展用心帮扶促振兴——贵港市政协机关派驻南木镇龙门村第一书记罗富坚

2024-11-17   来源:贵港市政协机关   作者:  

自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来,贵港市政协机关持续选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下沉一线,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引领,紧紧围绕驻村五大职责,扮演好服务群众的‘五大角色’,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贵港市政协机关派驻桂平市南木镇龙门村第一书记罗富坚说。

建强村党组织,当好党建“指导员”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罗富坚坚持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龙门村党建工作整体提升。一是持续加强规范村党支部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要求村“两委”干部在组织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二是加强实施“红格善治工程”,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工作,提升网格精细化治理水平。全力推行“党建+网格”联建双推模式,激发党员在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工作中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推动“五基三化”任务落细落实,以基层党建“对标联抓工程”为抓手,推动“两个覆盖”扩面提质增效,不断挖掘亮点优势,注重补短板、创先进,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四是加强党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积极组织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到贵港市多个红色基地和农业产业基地学习,通过向先进学习,向标杆取经,促进龙门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硬件设施,当好百姓“知心人”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宜居的“必要条件”,也是乡村宜居的“先行资本”。罗富坚多次到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因地施策精准发力,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期间,争取到了桂平市水利局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1.68万元,完成了共4.1公里的四个三面光硬化项目,以及一个电灌站维修项目,打通龙门村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满足全村农业生产灌溉需求。此外,还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先后获得了380米道路硬化工程项目、2万元“先建后补”文体设施项目、篮球场建设项目,以及70盏太阳能路灯照面项目等,还发动村里乡贤争取资金对大龙门屯的光塘尾实施改造,建设成为村里第二个休闲娱乐小广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也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进强村富民,当好经济“操盘手”

为进一步助农增收,强村富民,在经过深入学习、调研和研究讨论后,罗富坚根据龙门村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促进龙门村形成了初具雏形的资源互补生态产业链。一是实行农户结对帮扶,组团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调查了解,开展思想工作,促成致富带头人刘柏林带动脱贫户刘建智利用好家庭农场发展甘蔗产业,种植了180亩糖蔗,2024年预计可实现产值收入约55万元;林权德带动特困户刘贤宗种植黄金果套种玉米30亩,2024年预计可实现产值收入约24万元;脱贫户刘立坚和未消除风险监测户罗海凤组团互助式发展养殖鱼和青头鸭等产业,于2024年9月成功消除罗海凤户的返贫风险。二是主张资源互补,发展村内生态产业链。期间,成功指导致富带头人刘天锋在肉牛养殖场的基础上增加青饲料加工项目,并配套了约50亩牧草种植,此外还与甘蔗基地互补发展,充分利用甘蔗叶和牧草加工做成青饲料自用和外售,同时养殖场有机肥反哺甘蔗基地,2024年预计可实现产值收入约52万元。通过多主体、多产业统筹互补发展,形成了种植、青饲料加工、肉牛养殖、有机肥反哺种植的链式生产结构,直接带动脱贫人口、一般农户95人增收。还通过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力量捐赠15吨有机肥给龙门村西山茶基地、陈皮果基地等村集体项目以及村民,助农生产,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超10万元。罗富坚通过联系单位相关领导和委室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农技专家下村为35名种植户授课,进一步提高村民种植技术。

提升治理水平,做好农村“守护人”

罗富坚始终坚持突出基层党组织领导带动作用,发挥好村“两委”、监理会等基层组织作用,走好乡村善治之路。通过进一步提升和凝聚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力量的新思路、新方法,2023年至2024年间发展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挖掘并储备了5名优秀村“两委”后备干部,避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出现只增数量不增质量的现象。还定期对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组三会”等议事决策制度,认真抓好村规民约的落实,促进村中矛盾村中解决,最大限度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自治、法治、德治、共治”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质效。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增强村务公开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民主监督作用,做到村情民知、村务民管、村事民定、村利民享。认真落实积分制,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多举措开展宣传,动员村民加入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活动,罗富坚以文明积分为载体,将文明积分与学习宣传、环境卫生、文明善行、遵纪守法等有机结合,引导村民做到解放思想、革除陋习,营造村民自觉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民办事服务,甘为“孺子牛”

驻村伊始,罗富坚就坚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问村情、访民意,倾听群众的诉求,对监测户和脱贫户的家庭情况认真做好收集,并针对各户情况制定好帮扶计划。2023年9月,龙门村百香果基地遇到经营困难,罗富坚利用网络媒体等方式发布基地情况,同时利用桂林银行南木支行线上销售渠道和单位内销双渠道帮助基地售出约2000斤黄金百香果,销售额达约1.7万元,及时避免了农产品积压损坏出现更大损失。两年来,为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罗富坚通过与相关政协委员协调沟通,让委员企业(广西鑫扬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广西东澄电子塑胶有限公司)为15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协调后盾单位,为龙门村困难学子开展“政协委员 结对帮扶”和帮助申请全国妇联“春蕾计划”,一共争取到爱心资金共5.28万元,解决了15名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