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训练、平衡训练、认知训练、按摩理疗……近日,记者在贵港东晖医院康复医学诊疗中心大厅看到,数名康复医师、康复技师正在为病人开展康复训练。
近年来,贵港东晖医院康复医学科(成人病区)明确学科发展蓝图,在基础诊疗、三级查房、临床路径管理等关键领域建立完善的规范与标准,诊疗技术不断进步,学科知名度持续提升,科室门诊量、住院量以及康复治疗效果均实现显著提升。近日,贵港东晖医院康复医学科(成人病区)获评为贵港市2024年优秀医师团队。
“康复医学主要是针对一些疾病的后遗症进行康复治疗,我们致力于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该科室主任、主任医师陈微介绍,康复医学科(成人病区)是该院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康复医学诊疗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脑外伤及脑卒中康复、盆底及孕产康复、脑瘫及精神发育迟缓等儿童康复、肿瘤及其相关疾病康复、老年病与运动障碍类疾病康复等。此外,该科室还可进行异常姿势与步态的矫治、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及术后康复、睡眠障碍等病症的康复治疗。
陈微介绍,科室目前拥有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还有1名主治医师以及6名住院医师,人才储备充足,团队结构合理。在医疗资源方面,科室可使用超4000平方米的医疗用房及8大康复治疗区,拥有康复医师12名、康复技师57名。
该科室坚持“全面介入、早期介入、多手段介入”的康复理念,强调医、护、技、患四方康复理念深度融合,医院康复与家庭康复无缝对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介入两融合》“大康复模式”,有效提高康复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
今年1月,75岁的宋女士因外伤致重型颅脑损伤、颅骨骨折昏迷,经过手术后转到康复医学科(成人病区)进行康复治疗。转入该科室后,科室及时与各相关科室联合介入治疗,与病人亲属紧密联系、规划治疗,经过肺部康复训练、语音训练、吞咽训练、器械训练及传统中医中药等一系列治疗后,病患逐步从昏迷、四肢瘫痪、双肺肺炎、中度贫血等危重状态中恢复清醒。
“经过医护人员的全面评估和治疗,宋女士目前已经可以逐步缓慢站立行走了。”康复医学科(成人病区)主治医师揭毅文说。记者在该科室看到宋女士时,她正在护工的陪护下练习走路。
在康复治疗创新方面,该科室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引进康复治疗方法,完善齐全康复设备,配备有高压氧舱、冲击波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系统等,均处于广西领先水平。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该科室还进行了亚专业定位,组建神经重症康复组、肌骨疼痛康复组、中医外治法康复组、心肺康复组等八大康复专业组。此外,还设置了运动分析、神经调控、心肺评估等实验室,为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该科室持续深耕学科科研建设,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多个面向自治区内外专业人员的培训班和技术论坛,如SPT康复技术培训班、脑瘫外科手术治疗技术论坛等,有效促进康复医学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交流与推广。
“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些方向上有所突破,比如吞咽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认知训练等,同时充分利用中医知识,在脑血管病等后遗症的肢体偏瘫和语言障碍这些方面做得更好。”陈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