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抢险工作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的试金石。今年9月,面对武思江京屋防洪堤的险情,市水利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抢险救灾一线高高飘扬,用忠诚担当和专业知识在防洪抢险中展现“硬核担当”,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在贵港市2024年武思江京屋防洪堤防洪抢险总结表扬大会上,该局获防洪抢险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该局在防汛抗洪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肯定。
受台风“摩羯”带来的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郁江贵港水文站出现44.00米洪峰水位,超警2.80米,为2001年以来最高洪水位。贵港郁江支流武思江新平水文站出现49.31米洪峰水位,超警2.81米,为2011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9月11日11时许,该局接到武思江京屋防洪堤漏水(管涌)险情电话报告。
接到报告后,该局牢牢扛起防汛工作政治责任,迅速与在该局开展督导工作的自治区水利厅工作组对现场拍摄的视频和相片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初步处置方案和物料准备要求。随后,立即成立工作组,赶赴京屋防洪堤漏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根据现场观测漏水点情况,该局和自治区水利厅工作组指导港南区开展险情处置工作,首先清理漏水点内坡坝面,用彩条布封堵内坡漏水点,并覆沙袋;在外坡出水口设置反滤导渗,减少水流对坝体的冲刷。处理好2处漏水点工作后,该局工作组继续留守堤防观察漏水点情况,开展巡堤查险。
随着水位上涨,多个漏水点陆续被发现,该局建议港南区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组织抢险工作,同时协调港南区紧急调拨防汛物资,抢险人员、车辆、机械迅速汇聚到险情现场开展抢险工作。
9月12日8时,郁江贵港站、武思江新平站已经超警戒水位。11时,该局把洪水防御四级响应提升为三级。就京屋防洪堤抢险工作,该局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专家进行多次会商研判,及时报告自治区水利厅争取工作支持;从局机关、直属单位抽调20名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作风优良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技术保障工作队伍,分批次、轮流到抢险前线开展抢险技术保障工作。9月11日至16日,该局派出的20名技术骨干中,有的连续作战4天3夜。
京屋防洪堤防洪标准低、部分堤身单薄,白蚁和老鼠等害堤动物多,堤身杂树杂草茂盛,本次洪水致堤身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容易形成多个漏水口,一些漏水口相连相通,导致一些刚处置好的漏水口周边又出现新的漏水口。
针对京屋防洪堤现状问题、洪水情况,该局工作组对堤防渗水险情作出精准研判,指导港南区提升应急响应等级,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按照分段包干的办法,把防洪堤分成6个标段,每个标段由港南区安排2名处级领导干部担任段长,按白天100米/人、晚上50米/人的密度落实堤防值守巡查,每个标段该局落实3至4名水利技术人员指导,形成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的抢险工作机制。
针对漏水点的实际情况,该局提出科学有效的抢险措施,全力封堵渗水口,用彩条布进行封堵,并在彩条布上覆沙袋,减少水流对坝体的冲刷,采取围井反滤导流措施,用砂石料在外坡出水口设置反滤导渗;组织加高防洪堤,调派测量工作组全线复核堤顶高程,组织用沙袋错缝筑高0.5米的子堤,在堤防迎水面铺设彩条布并覆盖沙袋,确保堤防全线达到49.8米以上的高程,提高防洪堤标准以迎接洪峰到来。
此次郁江、武思江洪峰水量大、时间紧、影响广,对京屋防洪堤的安全考验十分严峻。该局充分发挥防汛抗旱“一张图”作用,及时会同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对上游来水、天气形势、地质地貌等情况进行实时滚动会商研判,加强郁江、武思江洪水的分析和精准预报,提前发布洪水防御警报,严格落实“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到“最后一公里”。自9月11日至16日,该局共发布洪水应急响应2次,发送雨情汛情信息600余条(次),提请相关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水管单位做好防范和堤坝附近低洼易涝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0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