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6日,受台风“摩羯”带来的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郁江、邕江干支流水位持续上涨,贵港郁江支流武思江新平水文站出现49.31米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2.81米,为2011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
9月12日凌晨,市消防救援支队累计调派59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迎险而上,在防洪抢险一线决战103个小时,加固防洪堤375米,巡视堤坝6200余米,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筑牢安全防线。
汛情就是命令,快速集结出战
9月11日晚,港南区瓦塘镇武思江京屋防洪堤土蜂窝段水位急剧上涨,堤坝出现渗水险情,严重威胁周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9月12日0点时分,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警铃骤响——港南区瓦塘镇武思江京屋防洪堤水位急剧上涨,发生多处渗水险情,请派员参与处置。
汛情就是命令!该支队立即抽调港北、港南、覃塘大队消防救援站及特勤、战保消防救援站熟悉水性的150名精干力量组建7支防洪抢险突击队,并调配18辆消防救援车、4辆后勤保障车、12艘舟艇、2架无人机以及1100余件(套)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形成集结迅速、编成高效、行动有序的专业救援力量奔赴出险点。消防指战员重点坚守京屋防洪堤南侧险情严重的区域。
3时56分,该支队全勤指挥部及增援力量相继到达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按照“两用一备”模式将现有力量分为3组,第1组搬运沙袋加固堤坝,第2组充装沙袋,第3组根据指挥部命令随时轮换工作。经过消防救援人员10多个小时的不间断处置,有效控制渗水点扩大,渗水点水质由浑浊变为清澈,基本呈清水流态,减缓了对坝体的冲刷。
“指挥部,堤坝有3处渗漏,请立即处置!”指挥部接到巡查人员的报告后,迅速下达紧急处置命令,消防救援队伍兵分3路,装填沙土、搬运沙袋、封堵渗水点。
搬物资、巡江堤、堵渗点、筑堤坝……大家采取链路传递的方式,把沙袋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堤坝渗水点,进行紧急封堵、加高加固。一个沙袋30多公斤,再重再累,他们也不皱一下眉头。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和泥水湿透,但装、运、垒动作一刻也没有停歇。
经过连续奋战,凌晨4时许,消防救援人员用2000多袋沙袋加固堤坝300多米,成功控制两个渗水点险情。像这样的突发管涌渗漏险情,消防救援队员至少处置了5次。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月13日凌晨处置的险情。”覃塘区布山消防救援站站长梁盛美说,堤坝现场渗水严重,情况十分危急。他根据指挥部下达的处置命令,组织60名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处置,通过手搬肩扛、接力传递的方式将沙袋运到堤坝封堵、加固渗水点。“全体参战队员在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仍高效完成了紧急处置任务。”梁盛美说。
渗水威胁安全,7000余袋沙土堵漏
9月13日10时许,洪水不断上涨,江水逐渐齐平第一道防线,堤坝加高迫在眉睫。现场防汛指挥部急令:把防洪堤第一个渗水堵漏点南侧和北侧紧急加高0.8米。
消防救援人员扼守的地方,就是坚固的安全防线。下午2时30分,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调派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来宾市消防救援支队共121名消防救援人员和17辆消防车、6艘舟艇增援。消防救援队伍主要任务是巡查堤坝、充装沙袋、铺设防水彩条布、筑堤堵漏等。
随着水位不断上涨,江面水位已与防洪堤持平,随时可能发生漫堤危险。该支队将救援人员分组,5组人员分赴堤坝巡查,2组人员留守岸边随时接应。李史敏、黄凯传等30名突击队员装沙、运沙加高堤坝,2个多小时就将1000多个沙袋牢牢地筑到防护墙上。
艳阳高照、高温炽热。恶劣天气对消防救援人员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大家将藿香正气水装入口袋,感觉身体不适时就立即服用以防止中暑。
手臂擦伤、脚部扎伤……现场救援的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受伤。堤坝附近的蚊虫非常多,叮咬人后奇痒难忍。消防救援人员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忍受着外部的恶劣环境,一直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
“我们一直坚守大坝,白天炎热,晚上被各种蚊虫叮咬。”港北区荷城路特勤站一分队分队长周伟迪说,“我们先后搬运700多袋沙土防渗堵漏,很多同志的双手都磨出血泡,身上被蚊虫咬伤,但大家都一直坚守在前线,没有人退缩半步。”
洪水持平江堤,昼夜巡查江边
9月14日17时,洪峰平稳过境后,江面趋于平缓,但水位依然处于警戒水位之上。消防救援人员坚持“定向指挥、分区负责”原则,以队站划分区域,以班组划分网格,实施交替轮换、分割穿插、区域配合战术,确保处置工作安全、快速、高效。
消防救援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轮班坚守在抗洪一线,时刻关注水位变化和堤坝状况,确保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李冰是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勤务班班长,负责现场通信保障、信息报送。“我们应用科技力量,通过无人机对防洪堤进行巡查并拍摄视图,共上报值班信息快报13起,为指挥部决策、救灾处置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截至9月15日晚8时,该支队利用无人机拍摄现场全景图5次,无人机巡航21小时;累计调派59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填充和搬运沙袋7200余袋共234余吨,搬运彩条布、土工布17条共2400公斤,加固防洪堤375米。16日上午8时,武思江水位降至警戒水位以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让各抢险救援队伍有序撤离现场,此次抗洪任务圆满结束。
经过10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市消防救援支队圆满完成京屋防洪堤防洪抢险任务,在抗洪救灾一线用橙色的身影筑起了一道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