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大代表,我的使命是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声音带到人大,推动解决实际问题。”9月26日,市农业农村局兽医科科长黄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年来,黄旭踏着晨曦微露,披星戴月,奔忙于一个个养殖场、养殖户家中,用心血与智慧守护着我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坚守防疫一线,守护畜牧安全
9月的贵港依然炎热,黄旭带着他的防疫团队又一次踏上了下乡的路途。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抓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动物疫病排查监测尤为重要,特别是经历了前段时间的洪灾后,我们必须加倍小心。”黄旭告诉记者,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尤其是受洪灾影响的地区。黄旭和团队成员到养殖户家中,仔细查看畜禽的健康状况,指导农户进行秋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目前开展秋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进度已完成16%,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黄旭一边检查疫苗的注射情况,一边对团队成员说。他们不畏艰难,坚守在防疫一线,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创新防控,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动物疫情,黄旭和他的团队从未退缩。他们以动物疫病净化为抓手,重点抓好宣传培训、生物安全、疫病监测和日常监管四大“关口”。
“我们已建成各类动物疫病净化场40家,其中自治区级34家、国家级6家。”黄旭说,这些净化场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也确保了畜牧业的安全稳定。
作为一名兽医工作者,黄旭深知科技对于提升兽医服务水平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兽医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我们运用数字化智慧监管平台,推进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现在,全市74个乡镇动物检疫申报点、16家畜禽屠宰场全部实现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B证)。”黄旭介绍,通过这些平台,他们实现了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这不仅减轻了基层兽医的工作量,也有效防止假证、伪证的出现。
搭建桥梁,服务乡村振兴
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黄旭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他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屠宰行业的现状和问题。他说,长期以来,我市生猪屠宰行业存在工艺落后、产能低下等问题,制约生猪产业进一步发展。为此,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兴建现代化、标准化的生猪屠宰场。2022年以来,建成国通、盈康、浔州三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年新增屠宰产能350万头。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养殖业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期间,染疫生猪的无害化处理更是疫情处置的难点,基层乡镇政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黄旭说。对此,他们引进浙江恒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港北区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为养殖业解决了这一难题。
代表履职,建言献策促发展
作为人大代表,黄旭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他提出“关于出台古村落保护条例的建议”和“关于完善贵港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所需保障资金的建议”,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人大代表要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倾听人民呼声。”黄旭说,他多次参加市人大组织的“稻渔综合种养”“高标农田建设”“粮食安全”等产业调研行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出有益意见。
“我始终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守护好乡村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黄旭说。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兽医工作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