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配套支持措施。贵港市作为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广西唯一入选城市,积极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发展模式,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扩容提质。
记者从市卫健部门了解到,截至2024年6月,全市共有托位17052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3.92个。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了丰富选择,有效破解群众入托难、入托贵、托不好三大难题,家长送托的观念也在悄然改变。
普惠托育服务解决“刚需”家庭的后顾之忧
早上7时30分,市民刘晓霞把11个月大的儿子小宝送到托育老师手中,便向孩子挥手说再见,小宝安静地依偎在老师的怀里。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陆续被家长送来,贵港幸福时光托育园变得热闹起来。
刘晓霞和丈夫是双职工家庭,小宝出生后,夫妻俩在喜悦之余,面临现实的挑战——家里老人均年过七旬,想帮带娃却有心无力,如何平衡工作与照顾孩子?
小宝3个月大时,夫妻俩就开始物色保姆,但一直没能找到满意的。“市面上保姆大多只提供生活照料,能满足生活照料和教育需求的比较少,且费用比较高,要几千元一个月。如果遇到保姆因事请假,我们就很被动。”刘晓霞说。
夫妻俩决定送孩子去托育园,综合考察了解市区多家托育园后,选择了离家近的贵港幸福时光托育园。“托管时间刚好和我们上下班时间衔接,且服务专业、安全,孩子也有小伙伴一起玩,一个月费用才1200多元。”刘晓霞说。于是,产假刚结束她便把小宝送托,早上上班前送去,下午下班后接回。
入托时,小宝是托班里年纪最小的,夫妻俩最开始时有些担心他会饿着、磕着或者哭闹,第一天中午下班时不约而同到托育园观察,看到小宝适应良好,便慢慢放下心来。入托6个多月来,小宝学会了翻身、坐立、爬行、扶站……每一个成长的瞬间,老师们都会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来,发送给刘晓霞夫妇。看着这些珍贵的画面,刘晓霞感慨地说:“托育园让我们家长能安心工作,也给了宝宝一个快乐成长的天地。”
△图为童年一墅·南山社区托育中心老师带着幼儿在户外活动。(记者姜佳坤摄)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大量双职工家庭在照顾幼儿上精力不济。托育机构在为更多家庭减负的同时,也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市通过普惠托育机构发展补助、示范性托育机构以奖代补、建设补助、运营补贴、普惠托育机构租金减免、政府购买托育机构责任保险、医育签约等机制杠杆,撬动托育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据市卫健部门统计,近两年来,全市新增普惠托位6561个,社区托育机构覆盖率达80%。
专业照护和科学养育让家长更满意
“这两个圆环,哪个比较大?”9月24日10时许,在童年一墅·贵糖普惠托育园,15个萌娃在老师带领下,通过玩彩虹塔积木,开展简单的认知学习。7个多月大的倪鹤庭坐在手推车里,也好奇地探起身子,伸手抓住桌上的一块红色积木,开心得手舞足蹈。
贵糖普惠托育园是贵港首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项目的社区普惠托育园,设置托位35个,9月5日开始投入运营,提供计时托、半日托、全日托服务,全日托每月保教费加伙食费共计1200元,包含“三餐一点”。目前招收了1个混龄班,幼儿年龄都不到3岁,倪鹤庭是其中最小的。
与小宝家情况不同,倪鹤庭家里有奶奶、姑婆等3名老人可以帮忙照看,但母亲杨晶还是选择将其送托。“我和孩子爸爸一直坚持科学养育理念,但我们工作都比较忙,送托是最好的选择。”杨晶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托育服务,她很满意和放心。“比如老师会根据我儿子现阶段的发育需求,每天带他去晒太阳补钙、确保摄入100毫升水等。我明显感受到孩子入托后,行为习惯变得更好了,像之前喂辅食难的情况在入托后就没有了。”
像杨晶一样,不少家长对送托的认识,正从“无人照看”的无奈之举,悄然转变为“感受集体生活、促进能力发育”的积极之举。2岁8个月的余晨烨在免费体验了两个半天的托育服务后,家长十分满意,果断给孩子报名长期入托。
贵糖普惠托育园相关负责人梁月兰介绍,为了促进托育班幼儿健康成长,该园开设了自然美学、生活、奥尔夫音乐、绘本阅读、感统体能五大托育核心课程,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照护服务。“每天我们除了在微信群上传孩子们在园里的照片、视频,还会在托管结束后主动向家长发送一份表格,上面详细记录孩子在托育园的情绪变化、饭量、饮水量、体温变化、大小便情况等内容,让家长感受老师教学及照护的细致程度,让家长更放心。”
△图为9月24日,幼儿在贵糖普惠托育园吃午饭。(首席记者李园园摄)
△图为贵糖普惠托育园教室。(首席记者李园园摄)
我市重点加强托育人才培训培养,实施“教养医结合”质量提升工程,提升托育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群众送托的信心。据了解,目前,全市有自治区级示范性托育机构5家、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6家,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幼儿保育专业;全市托育机构持有初级及以上保育师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有6150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医疗机构与托育服务机构签约指导率100%,指导培训率达到90%以上。
此外,我市在市妇幼保健院建成贵港市婴幼儿托育人才实践培训基地,可同时容纳约100人参加培训,拥有教育、生长、营养、心理、康复等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师资团队,为我市婴幼儿照护事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指导、培训和技术支持。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相关技能培训15期,培训从业者及卫生健康部门相关业务负责人3847人次。一系列举措,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夯实了基础。
△6月14日至16日,2024年贵港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大赛在市职业教育中心举办。(记者林子棠摄)
△图为8月21日,我市举行第十一期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培训。(记者陆品梅摄)
△图为港北区芸木托育园师生在学习民族文化知识。(首席记者李园园摄)
“多腿走路”让更多群众享有普惠托育福利
“郑主席,咱们学校的普惠托育园什么时候投入运营呀?”
“快了,快了。”
秋季期开学,贵港市高级中学教师唐萍每次遇到学校工会主席郑庆琛,总会向其追问托育园项目进度。
唐萍家住中心城区,距离学校有25分钟的车程。孩子宁宁才13个月大,她和丈夫上班时,就交由70多岁的奶奶帮忙照看。因为心里惦记着孩子和考虑到老人带孩子的辛苦,每天中午唐萍都要回家一趟,遇到要跟晚自习时,她一天要往返三趟。“每天像打仗一样赶。在学校里能有一个普惠托育园的话,对我们来说真的帮助很大。我迫切希望托育园能够尽快建成投用,这样我们上班也比较放心,不忙的时候还可以看看孩子的成长。”唐萍说。
郑庆琛告诉记者,该校还有不少教职工像唐萍一样面临带小孩难题,目前教职工子女年龄在三岁以下的有30多人。今年3月,该校在从市卫健部门了解到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后召开党委会议,决定申请建设首家校企合作的普惠托育园,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今年7月5日,童年一墅·贵高普惠托育园项目开工,地址选在该校北苑食堂一楼,紧邻教职工宿舍楼,总占地面积280平方米,规划托小班、托大班、混龄班3个班共53个托位,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9月24日,记者在贵高普惠托育园项目现场看到,水电、地砖、吊顶、玻璃、护墙板等基础施工基本完成,蓝色的壮族特色花纹与黄色的装修色调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已同步完成了相关设备的采购和调试工作,预计10月能投入运营。”童年一墅·普惠托育园项目负责人黄雨欣介绍,贵高托育园的打造,一方面注重民族文化熏陶,另一方面,结合贵高的文化底蕴,将书香文化作为教育核心,设计特色图书角,培养孩子们爱读书的好习惯。
△图为新建成的贵高普惠托育园。(首席记者李园园摄)
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除了贵高普惠托育园,还有市卫健委、市财政局等多个普惠托育园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我市通过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采取扩容、降费、提质、宣传等29项工作措施,建成54个社区普惠托育机构、17个乡镇普惠托育机构、65个用人单位普惠托育机构、40个托幼一体园、4个国有企业普惠托育机构、10个农村普惠托育试点、12个家庭托育点,投资1920万元的贵港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盘活了151处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投入到普惠托育服务,实现普惠托育机构社区全覆盖;成功办理全国首本托育用房不动产证,联合审批新建小区托育设施13个,8处配建用房无偿移交,已办理不动产证6本;累计落实运营补贴、建设资金补贴等300万元,落实税收减免、国有单位房屋租金减免和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居民价格政策等,减轻托育机构运营负担,推动收托价格下降15%,有效解决群众入托难、入托贵、托不好等问题。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