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零工就业难“小切口”问题,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有效服务就业“大民生”。今年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08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4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77人,累计拨付就业补助资金5827.76万元。
为解决零工“站马路”揽活问题,我市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建设原则,按照环境舒适、功能齐全、服务暖心的规范化建设要求,选取人员流动大、零工聚集多、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一体化、专业化、综合性零工市场,在社区、产业园区等地建设“小而美”的零工驿站,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积极打造集用工信息发布、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劳动权益保障等于一体的公益性“一站式”“全链条”灵活就业服务平台。截至8月8日,全市已建成8个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实现市、县零工服务全覆盖,零工揽活不用再“站马路”,有效解决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问题。
我市不断建立健全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零散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需求信息。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模式,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优化发布流程、简化求职招聘登记,实现招聘登记审核通过后即时发布。定期分析零工市场供需数据,动态掌握零工供求变化趋势,快速引导零工人员求职择业。鼓励零工市场提供24小时互动服务,提供“自助式、互动式、智能化”零工匹配服务,让就业服务更便利可及。截至目前,全市零工市场和驿站累计发布就业岗位44360个次,求职登记人数8032人次,服务灵活就业人员22785人次。
我市还针对零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易学易用的培训信息,引导有培训意愿的零工人员积极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支持零工技能培训工作。今年前7月,全市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891人次,拨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482.07万元。
我市坚决落实用工单位主体责任,规范招工用工服务,合理确定招聘条件。规范零工劳务协议签订、用工方式、工资支付,引导零工积极参加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建立监督投诉渠道,主动公开服务热线、投诉举报方式,持续加大职业中介机构监管力度。组织人社、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及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零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