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自2022年以来,贵港市人民医院党委以党建领魂,从探索建立到全面深化“支部建在科室上”工作模式。医院发展形成党建引领的良好内循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均得到健康发展。如今,该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从2019年的808名上升到全国350名,广西排名从25名上升到12名,考核等级从B+上升到B++;2023年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复审;科研创新平台、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长;2023年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8项,获奖总数居广西前10位、地级市医院第4位。
优化组织设置,建强战斗堡垒。该院针对联合党支部覆盖科室过多、覆盖范围过大、管理幅度过大,党员分布在不同科室,联而不合、有名无实的问题,改变以往的“粗犷形、跨科大区域”划分支部,根据党员数量以及党员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在职党支部,保留退休党支部。在职党支部以临床业务科室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独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联合成立党支部,覆盖科室不超过5个。重新划分后,医院党支部从19个增加到35个。
选优配强班子,强化核心队伍。该院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推行医院内设机构党组织书记和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实施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医院内设机构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的比例为100%。选配党性素质强的支部委员,支部委员首选科室负责人及党性素养好、积极向上的业务骨干,选拔出一批党性修养好、示范引领性好、有责任担当的党员充实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做好后备人才储备工作,实施学术带头人发展库筹备计划,每年发展指标向业务好、群众基础好的高知识学科带头人倾斜,目前医院中层干部党员覆盖率达80%。为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教育,近3年该院推动党支部到红色教育学院、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183期次,到区内外公立医院开展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30余次。
精益管控,实现党员管理全覆盖和零盲区。该院通过“支部建在科室上”,党支部管理更精细,提升了党支部班子对支部党员政治素质、业务技术、德廉医风掌握度,党支部参与组织生活参与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科会及三会一课互相嵌入联合开展,杜绝了跨区域的“间接管理”和“难以管理”的盲区,最大限度激发支部和党员主动过组织生活的内生动力。市人民医院荣获贵港市“十佳先锋集结号”,党建案例《探索党建、文化、业务的融合突破之道》获人民网地市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互促互融,实现党建与业务双提升。该院把支部建在科室上,直接压紧压实责任,做到党建、业务的两手抓。一是以党建引领破发展难题。专科党支部开展专科医院党建交流座谈会、党建+业务主题党日活动、品牌健康义诊、知识竞赛、党性演讲、打卡红色基地等特色品牌活动等,检验科党支部成立“贵港市临床检验专科党建联盟”,急救中心党支部曾获“贵港市党建示范点”。二是以党建引领促业务提升。急救中心党支部创立“卒中中心”,荣获国家级认证,质控排名获广西第一9次,最佳综合排名全国第11名;心血管呼吸全科党支部创立的“癫痫中心”取得突破,荣获国家“CAAE一级癫痫中心”授牌;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胸心外科获评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获评为贵港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医院学科微创治疗再升级,完成介入手术4443台,完成经导管瓣膜置入术等高精尖手术82台,填补了桂东南地区在超高端医疗诊疗领域整合能力的空白,成功将复合手术室推进到区内领先的2.0时代。
厚植沃土,实现人才培育汇聚更大合力。该院严格守好“党管人才”关,结合学科岗位设置、主诊医师组设置等改革措施,在党支部中发掘、培育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党员担任党建及业务的岗位专员,拓宽人才发展库。多次抽调多名党员支援疫情防控、核酸采集、疫苗接种、宣教入户等工作,带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近3年,该院共发展党员234名,积极分子存量24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