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贵港烟草:打假打私聚合力 同心共治促发展

2024-09-06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作者:郑青松  

今年来,广西贵港市烟草专卖局持续推进“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打假打私体系建设,汇聚卷烟打假打私一盘棋,以打硬仗的信心和干劲,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打假破网能力水平稳步提升,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贵港市烟草专卖局与市场监管局召开座谈会。郑青松摄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执法合力

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政治领航”是保障行政执法的“重头戏”。2024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监管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的意见》,贵港市烟草专卖局组织全市各级专卖监管部门开展学习和贯彻实施,确保领会《意见》精神并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强大动力。市县两级主要负责人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专题汇报26次,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专卖监管规范烟草市场秩序具体工作措施的通知》,完善39条具体工作措施,有力推动了《意见》的落实落地。

凝聚共识,增强执法合力。在贵港市人民政府统一指挥下,贵港市县两级烟草局会同各级公安、市场监管、邮政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制定清理整顿烟草市场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细化行动步骤、落实工作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相继开展2024年“元旦·春节”“飓风2024”“打击涉烟违法犯罪”等专项整治行动,有力规范了卷烟市场经营秩序。

突出散支烟市场整治,加强信息收集、开展无人机跟踪侦查,联合公安部门、市监部门开展散支烟整治专项行动16次,清理烟丝(白皮烟)市场20个,查处散支烟案件46起,查获散支烟(白皮烟)587.13万支,有力封堵制假原辅料流入辖区制假窝点。

突出无证经营治理,查处无证经营卷烟案件211起,其中1万至5万元案件52起,市场监管部门自查案件211起,市场监管部门作出处罚案件211起,处罚率100%,共查获违法卷烟115.2件,罚没款44.8万元,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防止无证经营问题反弹。

突出物流寄递环节整治,以物流寄递站(点)和物流运输车辆及相关重点人员为检查重点,加强信息技术研究和情报分析研判,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执法部门严厉打击以邮寄、托运、携带等方式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的行为,今年以来,查处物流寄递环节案件5起,查获涉案实物11.99万支,查处违法违规经营物流寄递企业5家。

“ZS2302”特大海上走私贩卖卷烟案涉案卷烟。冯海华摄

加强大案查处,提升打击成效

面对卷烟打假打私新形势,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及时调整策略,探索新措施、新方法,做到“一个完善、三个健全”。

完善重点监管对象信息库。汇总2020年以来涉案金额五万元以上大要案以及有“追刑前科”和“行处前科”的案件和人员信息,积极与市公安局研究和筛选明确重点监管对象,为精准打击提供明确数据。

健全三项机制。健全信息研判和共享机制。贵港市烟草专卖局与市公安局治安、技侦、网安等多警种通过涉烟案件情报数据研判室,对全市涉烟重点线索情报、重点人员资金流水、重点人员车辆活动轨迹进行采集数据研判。健全执法驻点机制。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分管副支队长、大队长常驻烟草公安联合执法工作室,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线索研讨会、案情分析会、行动协调会,确保第一时间召开涉烟专案推进会,第一时间出警查处涉烟案件、第一时间处置涉烟突发事件。健全考核机制。各县区公安部门主动出击,并将百万元国标网络案件纳入全市治安系统的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全市涉烟重大案件“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坚持“零容忍”态度,查办大案要案。全市各级专卖监管部门牢固树立打假打私“一盘棋”理念,综合发挥联合打击工作机制“协调”功能、信息化技术“支撑”功能、案件情报联合研判室“分析”功能。2024年3月,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广西贵港、广东湛江烟草、公安、海关缉私部门在13个地市同步收网,一举打掉一个横跨桂粤两地,从东南亚有关国家经北部湾海域向我境内走私假冒香烟的犯罪团伙,累计查扣走私卷烟363.1万支,涉案金额超3亿元,共抓获81人,已刑拘60人,逮捕36人,公安部挂牌督办的“ZS2302”特大海上走私贩卖卷烟案作为全国唯一涉烟走私案件,入选公安部打击海上走私犯罪专项行动十大典型案例。

在2024年全区烟草打假打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广西烟草专卖局对2023年专卖专项行动进行表彰,贵港市烟草专卖局荣获“清网2023”打击物流寄递专项行动一等奖,“飓风2023”、2023年打击涉烟违法犯罪、电子烟市场清理整顿三个专项行动均获二等奖。

开展“守护成长 普法进校园”宣传活动。苏利宣摄

加强电子烟监管,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以市场净化为中心,贵港市烟草专卖局印发电子烟监管工作要点、出台电子烟专项整治方案,下达任务清单,划定电子烟行政处罚标准和监管红线,明确了信息举报奖励规定,一体推进网络售烟问题专项整治、未成年人专项免受电子烟侵害专项治理、网络售卖“雾化”“酒吧精灵”等疑似电子烟产品重点整治,对繁华街区、夜市、中小学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对未获证原既存电子烟生产企业、电子烟零售户和其他市场主体进行检查、劝阻售卖烟卡、烟盒市场主体113户。

积极协调公安、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定期错时检查方式,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夜市商圈、小商品市场、步行街、繁华商业街、学校周边及文具店玩具店等区域,重点排查有无公开摆卖“奶茶杯”“可乐罐”等非法电子烟现象,联合市场监管局对商户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积极与公安、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召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席会议,强化对非法经营行为追刑力度,其中“9·21”电子烟非法经营案,涉案金额达1.2亿元,累计11人获刑,是广西首个因非法生产电子烟被判刑的案件;“3·20”电子烟非法经营案,涉案金额3000多万,12人获刑,是全区电子烟案件判刑人数最多的案件,同时该案是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渠道售卖电子烟(出口为主)被判处有期徒刑、单处或并处罚金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