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游泳小将刘俊麟成长记

2024-08-2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陆颖敏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游泳运动员。”这是12岁的刘俊麟给自己树立的目标。近日,刘俊麟作为我市游泳运动员参加了2024年广西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8项单项比赛,获得男子丙组100米蝶泳第三名。此外,其男子50米蝶泳、1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刘俊麟站在领奖台上,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笑容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刻苦训练的艰辛。

为了迎战8月23日举行的贵港市第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游泳比赛,刘俊麟加大了游泳训练强度。

8月14日,记者采访刘俊麟,进一步了解游泳运动员的日常生活。

坚持就是胜利,永不言放弃

6时30分:晨跑、拉伸训练。

8时:吃早餐。

8时30分:上英语口语课或看书。

11时30分:游泳训练。

14时:午休。

16时:打篮球或户外骑行。

18时30分:游泳训练。

22时30分:晚休。

自2019年进入贵港市游泳队以来,每年寒暑假及周末,除了外出集训、比赛,刘俊麟都严格按照父亲为其量身定做的时间安排表进行学习和训练。

刘俊麟在市体育中心游泳馆进行蝶泳训练。(见习记者陆颖敏摄)

“俊麟8岁就去南宁训练,每天打电话,他在那头哭,我在这头哭。”刘俊麟的母亲杨玉燕说,2019年,7岁的刘俊麟被市体育学校游泳队教练李溪发掘,加入了市游泳队,因水感好、肯吃苦,2020年被选送到自治区游泳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我们怕他分心,都是在训练基地外偷偷地看他训练。”杨玉燕说。

“自治区游泳队教练很严厉,动作一定要练到规范为止,训练时长是以往的两倍,陆上训练项目也增多了,每天从游泳池里出来,我累得手脚都不听使唤了。”刘俊麟说,进入省队后,高强度的训练、陌生的环境、严厉的教练给他巨大的压力,即使每天都在电话里哭着跟父母诉苦,但他从未说过要放弃。因年纪尚小,且要兼顾学业,2021年,刘俊麟又回到市队。

回到市队后,刘俊麟的训练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刘俊麟的父亲刘国强曾是我市篮球运动员,现在是市篮球协会成员,深知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是漫长、枯燥的,需要付出更多耐心、时间和精力,最关键是稳得住心态。4年来,他为儿子做好详细的时间、目标和阶段训练规划,每天还抽时间陪孩子一起训练。

“训练这么累,有想过放弃吗?”当天中午12时,在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内,记者抓住刘俊麟靠在游泳池边休息的间隙问道。“坚持就是胜利,放弃不是我的风格。”刘俊麟坚定地回答道。

不一样的赛道,一样的精彩

14日上午,记者来到刘俊麟家中,看到了他训练所用的杠铃、沙袋、卧推器等健身器材,“这是冬天晨跑时背的5公斤重的沙袋背心,杠铃和卧推器是雨天在家训练用的。”刘俊麟指着各种器材逐一介绍道。在他的房间悬挂着28枚奖牌。“奖牌只代表我过去的成绩,我要继续加油,争取更高的名次。”刘俊麟自信地说。

刘俊麟小时候体质较弱,父母想让他通过游泳来健身强体。他在游泳锻炼期间,被李溪教练相中,进入了市游泳队。

“高水平运动队考试,让我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刘俊麟说。

下午1时30分,刘俊麟在李溪的指导下,在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打腿、跳水、冲刺……清澈的水中,他像一条鱼儿在水中快速地穿梭,李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俊麟的天赋不是最好的,但他绝对是最能吃苦的。”李溪告诉记者,刘俊麟游泳技术基础扎实,但腿部力量不足,身高在同龄运动员中也不占优势。

为了弥补不足,刘俊麟自我加压,自己加大训练强度。“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我一定按时完成,晚上我还自己加练50个来回,共5000米。”刘俊麟说。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外地集训,接受更高层次、更专业的训练。今年7月,他到河北某游泳俱乐部参加集训。“俱乐部的教练很专业,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队里还专门配备了营养师和学科老师。”刘俊麟开心地说,经过1个多月的训练,成效十分显著,他在自治区级比赛中首次进入前三名。

在市游泳队,周一做无氧训练、周二做有氧训练、周三做有氧无氧交替训练、周四做综合力量训练……李溪详细地规划队员一周的训练内容。作为游泳队队长,刘俊麟除了完成日常训练任务,还热心指导新队员训练,是教练的好帮手、队友们的好队长。

高水平运动员不仅要专业技术过硬,文化学习成绩也不能落下。除了日常上学和训练,刘俊麟还学习英语口语。“孩子在学校学习很认真,对自己的未来也有很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妈妈杨玉燕自豪地说。

不断努力,只为站得更高

“我一直加速,加速!”刘俊麟说,“在比赛中,我用尽全力拼命往前冲,我一定要站上领奖台。”在2024年广西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男子丙组100米蝶泳比赛中,在教练和队友的加油打气下,刘俊麟勇往直前,如愿站上领奖台。

刘俊麟说,在比赛前,他身体素质、心理状态都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比赛时,他凭着一股冲劲儿,拿到了第3名。“第3名只是暂时的,我的目标是第1名。”刘俊麟说。

训练虽苦,但在教练和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刘俊麟坚持完成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并自己加时训练,游泳水平不断提高。“拿到理想的名次就是对父母和教练最好的回报。”他说。

刘俊麟同父母商定,2025年寒假,他继续参加外地冬训,再进一步提高游泳专业水平。

晚上8时30分,游泳加训结束后,刘俊麟同父亲一起走出游泳馆,商议着明天的训练安排,还讨论了想吃的菜品,灯光洒在父子身上,温馨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