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宜人之城 魅力宜昌——“和美与共 来电宜昌”百家党媒看三峡主题采访活动侧记

2024-08-2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李鹤  

8月13日至15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大会暨“和美与共 来电宜昌”百家党媒看三峡主题采访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30多家地市党媒的300多名媒体人沉浸式体验长江夜航,走进宜昌博物馆、湖北三峡实验室、三峡大坝、兴山昭君村、水上公路、朝天吼漂流基地等地调研采访,领略如诗如画峡江山水,触摸宜昌经济发展强劲脉动。

夜幕下,“长江三峡10”游轮沿江航行,北岸灯火辉煌,南山光影绰约,天然塔、万达广场、磨基山、镇江阁等渐次出镜,诗意古韵和时尚建筑浸入一江柔波。过葛洲坝船闸时,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打卡,体验“水涨船高”的新奇。

“长江夜游”是宜昌市属国企湖北三峡文旅集团,依托长江三峡之西陵峡、三峡大坝、葛洲坝等自然人文景观,开发运营的经典旅游线路。该集团营销中心主任张茜介绍,“长江夜游”将城市景观、水电文化、三峡特色和夜间休闲深度融合,首创“乘游轮+观夜景+过船闸+灯光秀”模式,已成为宜昌“夜经济”的核心IP。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船闸。

宜昌拥有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三峡大坝,以0.2%的国土面积,装备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被称为“来电的城市”“世界水电之都”。

作为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宜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初秋时节的长江大保护公园,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该公园是在废弃煤场的基础上建设的滨江生态公园,生动展现了宜昌壮士断腕破解“化工围江”,保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生动实践。

宜昌以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枢纽城市、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为着力点,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战略,全力竞逐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文化旅游等“3+2”主导产业新赛道,在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中排第36位。

为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宜昌大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转、搬、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2016年开始,兴发集团先后投入逾10亿元,关停临江22套生产装置,并实施了“治污、搬迁、技改、转型、复绿”五大工程,成为宜昌系统修复生态环境典范。至2018年底,宜昌已关闭不达标化工企业30家、规模以上磷矿开采企业29家,长江干流沿线两岸1公里及支流流域内入江工业污染、网箱养殖、非法排污口和码头全部清零。

为引导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宜昌高标准建设宜都、枝江两个专业化工园区,设立专项资金,引导支持化工企业向绿色化、集聚化、循环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2023年,宜昌经济总量达5756亿元,增速7.1%,首次进入全国50强,位列第49。

美丽的宜昌。

宜昌夜景灯光秀。

古夫河畔,兴山高铁站广场静静矗立着王昭君塑像。兴山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乡。

2000多年前,王昭君泪别家乡父老,进入汉宫。之后,她化身历史的红线,远嫁匈奴。从此,宜昌与内蒙古紧密相联,亲如一家。

近年来,兴山县大力弘扬昭君文化,不断加强昭君文化的研究、开发和推介,推动成立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和“昭君文化旅游联盟”,先后举办了重走昭君和亲路、昭君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昭君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8月15日,“昭君出塞”路沿线媒体联盟在兴山成立,13家“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媒体将加强联动,进一步擦亮昭君文化品牌。

昭君村秀丽风景。


车行水上公路——兴山古昭公路,两岸青山如黛,桥下绿波横卧,与宁静祥和的村庄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山水画。

兴山水上公路全长10.9千米,有4.4千米建在峡谷水库和溪流之上。为了避免开山毁林,决定采用水上架桥的方式修建。古昭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兴山县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线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水上公路——兴山古昭公路。


在朝天吼漂流基地,记者亲身体验“洞漂”魅力,共享湍急水流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朝天吼漂流基地在全国漂流行业中率先推出“夜漂”“洞漂”等新玩法。漂流基地投运以来,累计接待漂流游客超500万人,已成为集水上娱乐、越野赛车、游乐观光、研学拓展、夜漂夜游、户外运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朝天吼漂流基地。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灵秀的江河山川,繁华的都市,今日宜昌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未来,宜昌更具魅力!

文/本报记者 李鹤

图/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