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白纸黑字”兑现“真金白银”落袋——我市法院用好“三字诀”推动执行提质增效

2024-08-1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梁家俊 余 梦 廖文锦 陆超 黄景娜  

执行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让当事人既能感受到“力度”,又能感受到“温度”?我市两级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灵活运用“诚、韧、刚”三字诀,着力破解执行难题,让“白纸黑字”兑现,“真金白银”落袋。

“诚”字诀:真诚沟通解僵局

“陆法官、廖法官,非常感谢你们帮我协调沟通,把钱还清后,我终于可以安心打理厂里的事情了!”一个夏日炎炎的上午,被执行人许某林将一面印着“文明执法 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送到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手中,脸上的笑容如明媚的阳光。

2021年,因为经营工厂需要资金周转,许某林向某金融租赁公司借了一笔钱,找某融资担保公司做担保。后来,许某林无法按期还款,某融资担保公司代其向某金融租赁公司归还了借款。某融资担保公司申请民事仲裁,要求许某林归还其代为清偿的借款,获得了仲裁委员会的支持。仲裁裁决生效后,某融资担保公司向贵港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依法查封了许某林名下的一辆小轿车。“法官,我不是不想还钱,是真的没有办法,工厂现在已经停产,3个孩子读书需要用钱,每个月还要还其他贷款,压力很大。”许某林向执行法官说明了自己经济困难的原因,并表示再困难也会想办法还钱,希望执行法官能与某融资担保公司沟通,减免违约金等费用,减轻其还款压力。

在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为被执行人解决实际困难。执行法官查明许某林的情况后,多次与某融资担保公司负责人联系,将许某林的实际情况及想法一一告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经过10多次的电话沟通,某融资担保公司负责人最终同意了执行法官提出的“只收借款本金,由许某林自行处置车辆”的建议,执行案件迎来转机。

为让当事双方重拾信任,执行法官主动搭起了“沟通桥梁”,在许某林自行处置车辆期间,实时跟踪掌握车辆处置进度,给某融资担保公司吃下了“定心丸”。执行法官仔细分析利弊,指出许某林虽然有诚意还款,但收入有限,且身负其他债务,劝某融资担保公司负责人再减免部分费用。在执行法官多次沟通协调下,某融资担保公司同意许某林用卖车款结清全部债务,该案顺利执结。

诚心实意蕴含传统美德,善意执行彰显司法温情。从收案到结案,执行法官用40多通电话,为双方搭建了一座“连心桥”,铺好了“信任路”。执行工作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与当事人的沟通协调上,工作过程凝聚着执行法官的心血,彰显了执行法官用心守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

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适用“一督促六预告”措施执行案件1712件,执行到位资金1.66亿元;坚持柔性执行,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分期履行协议等,执结案件868件,执行到位资金1.76亿元。

“韧”字诀:“终本”不“终执”

“这两件案件困扰我这么多年,现在才鼓起勇气联系法院,希望法院帮我联系对方调解。”一通来自被执行人曾某的电话,让平南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找到了办理这两件“终本”执行案件的突破口。

2014年,黄某与妻子曾某因做生意需要周转资金,分别向好友梁某、何某借了6万元、8万元。后来,黄某、曾某因无法归还借款,分别被梁某、何某起诉到法院。平南法院审理后认为,这两笔借款属于黄某、曾某的夫妻共同债务,判决由两人共同偿还。判决生效后,黄某、曾某未履行还款义务,梁某、何某分别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两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运用各种调查手段和执行措施,发现黄某、曾某未有财产可供执行,只好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终本”并非意味着执行终止,结案并不等于执行结束。只要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没有兑现,执行法官就不会放弃追查执行案件线索。两案“终本”后,执行法官仍定期调查黄某、曾某的账户,并经常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

今年6月20日,执行法官接到曾某打来的电话,两案的办理才有了重大进展。

曾某在电话里告诉执行法官,丈夫黄某除了欠梁某、何某的钱外,还欠很多人的钱,并于2017年就离开家,至今下落不明,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比较困难。发现曾某有主动还款的意愿,执行法官认为这两起延续了10年的借贷纠纷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

于是,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平南法院进行调解。经过执行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梁某、何某同意只收取借款本金,免除借款利息,并分别与曾某签订了和解协议。

“终本”不是终止。今年3月,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全市法院“终本清仓”执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终本案件进行规范管理,持续跟进执行措施,不放过任何财产线索,积极打消申请执行人“终本之后没人管”的顾虑,努力做到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不断档、不缺位”。

“刚”字诀:雷霆亮剑显锋芒

今年7月9日,几名申请执行人将一面印着“秉公执法 不辞劳苦 维护法治 捍卫权威”字样的锦旗送到港北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手中。

在某房地产公司与某建设集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因某建设集团未按生效判决履行撤场及返还施工场地的法律义务,某房地产公司向港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依法向某建设集团送达执行通知书后,并多次上门释法说理、督促履行,但某建设集团仍拒不履行,导致某房地产公司无法正常施工。

7月4日7时许,执行法官带领30多名干警到达执行现场,在港北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检察院、街道办等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监督见证下,依法强制清理涉案工地上的设备、活动板房等。干警们连续奋战19个小时后,将涉案工地移交给某房地产公司。

在兑现正义的道路上,我市两级法院始终保持执行高压态势,不断增强执行威慑力,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能执尽执,以丰硕的执行成果回应胜诉当事人的殷切期盼,以实干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切实把“白纸黑字”变为“真金白银”,并将“真金白银”装进了老百姓口袋。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聚力开展“桂在执行·惠企暖企”“春雷2024”等专项执行行动,用足用活用好各项强制措施,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积极推动执结涉民生案件1029件,执行到位资金2859.8万元;执结涉企案件3788件,执行到位资金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