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市民王先生的孩子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接受构音训练后,发音清晰度显著提升。王先生特地通过市12345热线,对医护人员的优质服务与专业技能给予了高度赞扬。
这仅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众多成功康复案例及获得患者家属高度认可的故事之一。该科室医护人员用专业的医护技能,全心全意帮助特殊患儿重建功能、融入社会、获得新生,为患儿及其家庭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满足不同患儿的康复需求
7月16日,记者走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病区,墙上装饰着彩色卡通图案,充满童趣。走廊两侧分布着感统统合训练室、多感官刺激训练室、心理沙盘室、专注力训练室、奥尔夫音乐训练室、语言训练室、手功能训练室、针灸室等18个训练室。在各个训练室内,康复治疗师耐心温柔地引导孩子进行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训练,现场氛围温馨,充满欢声笑语。
儿童康复科主任黄晴阳介绍,该科室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走在我市儿童康复治疗领域的前沿,是我市建科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儿童康复机构。科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康复设备,如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物理因子治疗仪等,确保每名患儿都能得到精准、科学的治疗;汇聚了34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康复技术人员,其中不乏高级职称的专家,为患儿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该院先后被确定为市残联指定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治疗机构和自治区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
今年4月26日,黄女士通过市12345热线对该科室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黄女士的孩子小明曾因重症肺炎导致右侧躯干肢体无力,行走与言语均受影响。在儿童康复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与细心呵护下,小明身体恢复了健康,重新找回了活力与希望。
20年来,该科室医护人员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精进业务水平,构建了独特的治疗体系,涵盖外周神经疾病、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学习困难、智力障碍、脑瘫、发育迟缓、言语功能障碍等30余种特殊疾病的治疗。同时,建立完善康复评估及治疗体系,开设了运动疗法、脊柱康复、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蒙氏教育、社交训练、专注力训练、物理治疗、针灸、药物穴位注射、感觉统合训练、高压氧治疗、推拿、多感官训练、蜡疗、水疗、艾灸、穴位贴敷等特色项目,能满足不同患儿的康复治疗需求。该科室还重视家庭参与,通过开展家长培训、家庭康复指导、康复训练咨询和建立回访机制等,确保治疗效果的持续稳定,助力患儿早日康复并融入社会。
为患儿提供精准康复治疗服务
“每个孩子交到我们手上时,哪怕只看到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黄晴阳说,儿童康复科针对每个孩子的特性进行精准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康复管理。
“孩子2岁时,我们才发现他很‘特殊’。”市民韩先生说,他的孩子乐乐从小就非常可爱,但却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起初,家人并未过多在意,但随着乐乐的成长,他们才发现乐乐在各方面的发展上与同龄儿童存在明显差距。经自治区人民医院专业评估,乐乐被确诊有孤独症倾向。
这让韩先生感到十分焦虑。后来,经朋友推荐,韩先生带着乐乐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就诊。
接诊后,黄晴阳针对乐乐的病情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并根据乐乐的认知、语言、社交水平,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且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方案。“我们融合蒙氏教育、引导式教育、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感统训练、多感官刺激等多种方法,为乐乐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治疗。”黄晴阳说。
经过将近1年的康复训练,乐乐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规则意识、听指令能力明显提高,安坐能力、专注力和反应能力也有所改善。看着乐乐每天一点点进步,韩先生欣慰不已:“经过康复治疗,我们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充满信心。政府针对特殊患儿的康复治疗,每年补助2.1万元,大大缓解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在该科室,像乐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3岁的小琴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面瘫,经过4个疗程的专业治疗后,也顺利康复出院,重拾灿烂的笑容;8岁的小覃面对化脓式脑膜炎留下的偏瘫挑战,通过理疗、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手段,右手和右脚的活动能力得以恢复,重新迈出了稳健的步伐;小薇因脊柱侧弯到该院就诊,医生结合通阳正脊术和正脊操,帮助小薇实现脊柱侧弯度数从40度下降到30度以内,为她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名名患儿顺利康复,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与光明。据统计,近5年来,该科室累计为超过万名患儿提供了专业的康复训练服务。目前,每天仍有约140名患儿在这里接受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他们的未来正因医护人员的坚持与努力而变得更加光明。
专注人才培养 提高服务水平
今年初,儿童康复科康复治疗师覃莹申请前往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学习,获得该院大力支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全国儿童康复医学领域的领军单位,拥有小儿脑瘫防治、康复的先进技术。我到该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能更好地为我市患儿提供康复服务。”覃莹说。
从3月初到6月底,覃莹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学习作业治疗和感统治疗技术。她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虚心向带教医生请教,从各种技术操作到康复知识的扩展,她都如饥似渴般吸收着。
覃莹外出进修学习是该科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该科室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理念,每年派出骨干力量到黑龙江、上海、广东等地进修学习,同时邀请院外知名专家、教授前来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为医院提升康复治疗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室成员十分年轻,平均年龄不到40岁。“别看我们年轻,其实每名治疗师都有自己的特长。”黄晴阳笑着介绍,杨洁作为治疗师长,在儿童智力、孤独症、语言等多个康复治疗领域都取得显著成绩;主管康复治疗师邓婕擅长运用针灸、小儿推拿等中医技术为生长发育迟缓、脑瘫等儿科疾病治疗提供更多治疗选择;运动康复组组长李振宇在婴幼儿早期干预和脊柱侧弯训练上有丰富的经验;主管治疗师黎杰花擅长孤独症的治疗与问题行为的干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该科室多次获评市妇幼保健院优秀科室。黄晴阳作为科室领头人,还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广西教育学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孩子们一点点地进步。”黄晴阳说,康复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他们将继续为特殊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