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里,人人都轮流当班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2413班班主任李永明在班级里推行班长轮值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过了一把当班长的瘾。这看似松弛的管理背后却隐藏着李永明的育人情怀。
李永明老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校运会入场仪式。 受访者供图
敢于放手,全班人轮流当班长
6月24日,市荷城初级中学2413班蒙铭妍同学早早来到教室,因为当天是她当值日班长的日子。赶在早读课开始前,蒙铭妍带领值日小组的同学先把教室打扫干净,包括擦拭黑板、整理讲台等,不到10分钟的时间,教室变得干净整洁。整个过程班主任李永明没有露面。
“小俊(化名),不要再讲话了,你已经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了。”自习堂上,蒙铭妍的耳朵就像敏锐的雷达,不断扫描并定位班级里每一个不正常的声响。可班里一个爱讲话的男生让蒙铭妍犯了难,该同学无视她的管束。蒙铭妍想了一会,转而劝说坐在该男生周边的同学,叫他们别理睬他。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作为班长,蒙铭妍努力为大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蒙铭妍上初中之前没有当过班长,没有班级管理经验,如今却能够熟练地管理班级,这得益于班主任李永明敢于放手、在班里推行班长轮值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够当上班长。
“让学生轮流当班长的初衷,是希望给学生创造更多公平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感。”李永明说。2013年,李永明大学毕业后留在浙江当老师。在浙江任教期间,当地学校在班级里推行班长轮值制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性。2019年,李永明作为人才引进回到贵港任教后,便在自己的班级里推行该做法。
班长轮值制度是由全班同学轮流当班长,每人当值一天,不断地循环。学生当值班长那天,主要负责监督值日小组打扫班级教室和校园清洁区的卫生、维持班级课堂纪律、记录迟到情况、随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突发情况以及学校组织活动时物品的领取等。
“一来二往,轮值的班长和同学间、老师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多了起来,同学们越来越阳光自信了,班里的氛围也越来越和谐。”李永明说。
摸着石头过河,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班长轮值制度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
“现在有谁主动报名当班长吗?”去年底,在2413班全班学生都轮换当过一次班长后,李永明在班里征询大家的意见,可踊跃举手报名的学生寥寥无几。
“不应该啊,虽然他们是初中一年级的新生,就算以前没有当过班长的经验,现在也体会过了,为什么积极性不高呢?”李永明不理解。
李永明私下找到不愿意当班长的学生了解情况。原来部分学生觉得,自己一个人管理班级有点困难,不懂怎么管,希望有人可以带一带。
“推行班长轮值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舞台交给学生,让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现在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这怎么能行?”李永明想。
李永明决定将班长轮值制度改成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先让班里每个学生轮值一遍,一人当值一日,让他们先体验当班长的感觉;第二个阶段则以值日小组为单位,当值的小组可自行推荐1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一起担任班长,组员之间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协商,协同管理。
“老师对制度的调整,让班里想当班长又不敢行动的同学站出来,让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平等锻炼的机会。”学生卓好说。
“今天也是让我权威上了,哈哈!”在2413班的班级日志里,透露着学生当上班长的欣喜,可矛盾和摩擦也伴随产生。
“老师,我上课没有讲话,可是被记了名字。”
“我们女生都被记了名字,男生都没有,这纯粹是打击报复。”
6月27日,下课铃声响起,2413班的学生三五成群跑到李永明办公室告状。
初中生心智还不够成熟理性,如果轮值班长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出现滥用权力、管理失实的行为该怎么办?
李永明又想到了一招,要求各学科的科任代表同步管理该学科的课堂纪律,同样把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记录下来,轮值班长和科代表各司其职双管齐下,遇到有争议时,就把轮值班长和科代表记录的情况一起对比,情况就明朗了。
班长轮值制度又向前推进一步。
今天种下的种子,终将在某一天发芽
在李永明的办公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本班级日志。这本自行装订的日志磨损得厉害。
“这个学期女生变化很大,有几个女生过年估计吃得比较多,拼命长,都快比我高了,不知道长个的同时有没有长脑。中午去查寝的时候,看到女生没有贴床位表,推开窗正想问,女生说别问,问就是忘记带回来了。好吧,女孩子有点脾气是正常的。”这充满调侃又不失关心的话语,出自2413班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篇班级日志,由李永明撰写。
在李永明推行的班长轮值制度中,当值的班长除了记录班级管理有关情况外,撰写班级日志是一项重要工作,这是他了解班级情况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为了让学生放心大胆地去记录班级每一天发生的事情,李永明身体力行给学生打个样儿,在开学第一篇的班级日志里,记录下他眼中学生一天的动态和遇到的问题。
“今天,班里的一同学下课哭了,大家还围着他起哄!”一天,班级日志里一句简短的记录引起李永明的注意,他立刻觉察到此事不简单,因为哭泣的学生平时皮得很,能让这个“皮娃”哭的肯定不会是小事。李永明立刻找到当值班长了解情况。原来有同学给这个“皮娃”起了个绰号,这个绰号不仅难听还涉及他父母的职业,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了解到其中缘由后,李永明在班里就起绰号问题展开了讨论:能不能起绰号?你能接受哪些绰号?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能接受吗……经过李永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班里学生懂得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体谅、尊重他人,起绰号的问题解决了。
“我通过班级日志,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个体和整个班级的状态,再根据他们的状态对班级管理进行调整,如果比较松散就要严抓纪律;如果比较紧张,就给他们适当放松。班级日志就是班级管理的‘晴雨表’。”李永明说。
李永明不但放权给每个学生,还始终相信静待花开终有时。
李永明办公桌抽屉里躺着一只粉红色的钱包,这是2019年一个学生送的。当时这个学生看到李永明的零钱散落在抽屉里,就拿来一个钱包将零钱装进去。没承想,这一温暖的举动,让这个钱包变成了“共享钱包”。从此以后,李永明就没有让这个零钱包空过,时不时往里面塞几十元的零钱,放在固定的抽屉里,抽屉不锁也不关更不管,哪个学生缺钱了,自取,自还。钱没有了,李永明又自掏腰包补充进去。期末,一算总账,李永明还要倒贴两三百元进去。
“5月22日借10块钱,下周还。”
“借12元,5月23日还。”
和零钱包躺在一起的还有学生写的欠条。李永明对于“共享钱包”里的钱回款率不高、对不上账的事也不恼,他结合课本中民法典有关内容,普及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拿钱要打欠条。当看到学生写的欠条不规范时,李永明又教学生如何规范地写欠条。
李永明用自己的包容、豁达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育的本质还是育人,我相信时间是一把回旋镖,今天为学生种下的德行种子,终会在他们未来的某一天发芽成长。”李永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