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刘芹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1996年,刘芹出生在我市一个普通人家。不幸的是,她刚出生便被诊断为先天性听力一级残疾。
但这并不能阻止她对舞蹈的热爱。4岁的一天,刘芹被电视荧屏里的翩跹舞蹈吸引住了——她试着踮起脚尖,模仿起舞的那一刻,一簇火苗在心间点燃。不久,母亲为她报了舞蹈班。
初次站在舞蹈室门口,刘芹满心怯意,但老师的鼓励让她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舞蹈课上,刘芹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就是听力——助听器传来的声音模糊,断断续续,节奏总是难以契合,僵硬的肢体也时常跟不上节拍。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她退缩,她将节拍器震动的频率当作无声的鼓点,按照这个鼓点,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练习。膝盖和手肘时常被摔得淤青,可她总是咬着牙默默坚持,用汗水不断浇灌舞蹈这棵幼芽。
对着镜子数拍子成了刘芹每天的必修课。高强度的训练常让她精疲力竭,每当想要放弃时,妈妈总会及时出现在她身边,用严肃而坚定的目光注视着她,那种不容退缩的气场,既让她心生敬畏,又赋予她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2007年,11岁的刘芹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植入人工耳蜗。相比助听器,这一精密设备显著改善了她的听力状况,也为她打开了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次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老师到我市招生。刘芹勇敢地站上考场,一曲独舞《白毛女》惊艳全场。她用极具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将喜儿的命运起伏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对舞蹈的深刻理解,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开启了专业艺术求学之路。
在附中求学的时光里,当晨光刚刚洒进教室,刘芹已经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舞蹈动作。由于听力受限,她无法像普通同学那样通过声音快速捕捉动作细节,镜子成了她最忠实的“教练”——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她都要在镜前观察数十遍,仔细比对肢体角度、身体线条与示范动作的差异,直至动作精准到位。
“那段日子,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献给了舞蹈室。”刘芹回忆道。每天下课后,刘芹会花上三四个小时拆解每个动作,光是一个抬手的动作,就要重复练习上百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这时,指导老师则在一旁全程陪练,将她的动作录像后逐帧慢放,仔细检查每个卡顿点,甚至精确到指尖的角度、肩膀的倾斜度,手把手调整每一处肢体细节。
遇到复杂的舞蹈组合,刘芹会主动邀请同学共同练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运动轨迹,加深对节奏与韵律的理解。在互帮互学中,同学们不仅被她的勤奋所感染,更成为她突破听觉局限的“声音桥梁”。这份执着与坚持,成为她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2012年,16岁的刘芹在母亲的建议下,开始学习美术,尽管听力障碍让她感知的世界总蒙着一层纱,但线条的刚柔、色彩的浓淡却成了她与外界对话的崭新窗口。凭借不懈努力,2015年,刘芹顺利考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自己的艺术与教育梦想搭建起新的成长阶梯。
2017年,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刘芹,毅然选择回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这又是一次重大人生考验。为跨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她主动系统学习手语,并考取专业证书,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刘芹教学生跳舞。受访者供图
市特殊教育学校领导非常赏识她的专业能力,不仅安排她担任舞蹈和美术教师,还由她牵头组建学校专业舞蹈队。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不是听力有问题就是语言或智力存在障碍,要想让这些特殊孩子领略到舞蹈魅力,必须探索专属的教学方法。
经过不断实践,刘芹构建起“震动感知+视觉引导+触觉辅助”的一套多维感知教学体系:用精准的手语拆解舞蹈节奏,借助地板音箱的震动传递节拍韵律;同时,通过镜面示范将每个动作的幅度、角度清晰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刘芹总会主动让学生触摸她的关节与肌肉,感受动作启动时的力量变化。她常常走到孩子们身边,轻轻推着他们的肩膀或拉着他们的手臂,手把手教他们做出正确的动作。为了教会学生萌萌一个简单的旋转动作,刘芹整整用了一周时间,每天陪着萌萌练习,并用手语鼓励她。当萌萌终于成功完成旋转动作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针对听障、智障学生的不同需求,刘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为方向感薄弱的学生制作视觉提示卡,用醒目的箭头与色块标注动作轨迹;在地板、把杆贴上触觉标记,帮助学生快速定位手脚位置。每节课结束后,她都会上传精心剪辑的慢动作视频教程,方便学生课后反复观看。13岁的听障学生小星总在转身时慢半拍。刘芹握着她的手贴在音箱上:“闭上眼睛,感受这里的震动,就像蝴蝶在你手心扇动翅膀。”当小星第一次完成八拍动作时,孩子们用手语比划出“太棒了”,教室里无声的欢呼却比任何掌声都热烈。
在刘芹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进步飞快。2017年,她带领学生代表广西赴重庆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舞台上,孩子们身着绚丽的服装,伴随着地板传来的震动,跳出了充满生命力的舞蹈。作为领舞的刘芹,用眼神与孩子们交流,用动作传递着力量。最终,他们的节目斩获一等奖。
此后,他们在各类艺术赛事中屡获佳绩。2019年,在广西残联第六届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戏剧小品类节目《最好的未来》和舞蹈类节目《守护生命》皆荣获二等奖。2020年,在“玉鼠辞旧岁·歌舞贺新春”春节特别节目征集活动(广西站)中,他们的作品《向阳花开》荣获节目选拔赛金奖,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特殊孩子们的无限潜力。
以心为耳,舞出生命之光。刘芹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生命的动人韵律,不在于听见多少美妙的声音,而在于怀揣热爱、永不言弃的坚定步伐。
(内文学生名字均为化名)